第(2/3)页 贾昌朝微微惊讶,甚至轻轻击掌:“郎君见识,实在远超常人。” 赵时看着早已经开的满满当当的一条街…… 您也不必, 这么硬夸我。 当然, 或许贾昌朝是故意的,他就是故意这么生硬的夸,好让赵时提前一步看出他有事相求,然后贾昌朝一边引路继续往里走,一边摇头道:“只是,如此开店固然能更容易赚钱,却终究是拾人牙慧,能活的不错,但是,想要再成为一个矾楼,却几乎完全不可能了。” 说完, 又往前走了二三百步,贾昌朝停下,指着面前一间有些破败的食肆道:“郎君可知,这家店开了多少年?” 赵时摇摇头, 这他真不知道。 “将近百年,几乎就是与矾楼一同开起来的,但是……”贾昌朝摇了摇头:“差距如云泥。” 赵时看了眼店面,却有不同意见:“我却觉得不然,矾楼能屹立百年是因为它一直在赚钱,在进步,而这家店明显不那么赚钱,却也能屹立百年,这不更代表它其实比矾楼更有可探究之处吗?” 贾昌朝一怔, 忍不住抚掌:“郎君之见识,果然与常人不同。”然后虚引赵时入店,这店里面积绝不算小,却只摆了一张桌子,而且柜台后面那个三十余岁的妇人,神态慵懒,看人进来也不招呼,只是看他们站了有一回,才懒懒的问道:“可是要用食?” “是。” 贾昌朝颔首,然后等那妇人扭去后厨做菜,便凑在赵时耳旁道:“郎君所言,一针见血,这家店屹立百年不倒,除了掌柜的有些执念,便是这厨娘也是百年前传下来的,手艺极好。” 说罢! 又主动给赵时倒了一杯茶,赵时急忙双手接过。 不得不说, 虽然赵时是包拯的学生,但是,单论相处起来的感觉,差不多岁数的俩人,却显然还是贾昌朝更胜一筹,他几乎不会冷着脸说话,笑道:“还有,这家店的茶也是一绝,郎君不妨尝一尝。” 赵时点点头, 从善如流, 然后一口喝下去, 不得不说, 宋朝虽然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丢人的朝代,但是,他在文化,享受,小细节等方方面面却几乎攀到了巅峰,赵时忍不住道:“好喝。”他后世都没喝过这么好的茶,当然,也可能是后世赵时不过是个普通学生,而现在他却是最顶级的那一批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