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人失业了,你觉得应该军方来操心?难道在你们国家,军政不分的?军方还要越俎代庖去替市长操心?” 不顺着对方逻辑走,把问题反抛回去,这就是吵架的正确手法。 对方记者也不傻,回答到这种地步,就证明茨瓦格可不是凭借脸蛋漂亮被提拔上来的花瓶。 又换了一位记者,提问虽然不尖锐,却同样包藏祸心: “您好,有消息称,苏国将会在本年度结束时进行解体,请问您对此怎么看?” “没看法。”茨瓦格更加简单粗暴。 对方吃瘪,却不肯放过他,继续提问,开始变得尖锐起来: “也有消息称,军方也会介入这场解体,请问,会有哗变或者战争发生吗?” 茨瓦格再次反向抛问题:“你希望我们军方介入么?” 对方倒还算平静,笑了笑,回道:“我只是一名记者,我只负责采访真实的新闻素材,再传递公众,我希望或不希望都不是重点。” 茨瓦格也看出来了,能当上记者的、还是国际新闻记者的,都不是简单角色。 他们都很聪明! 如果看到了不聪明的提问,请不要惊讶,那不是蠢,那是坏! 对方那些匪夷所思的问题,其实里面都藏着陷阱,就等着你愣头青跳进去。 然后,她就能在媒体上断章取义、阴阳怪气、掐头去尾,给你标配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然后内容各种映射暗示。 欧美很多孩子都是在快乐教育下长大的,蠢,是真的蠢! 可以蠢到哪种程度?许多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没有,却敢相信新闻里的报道。 比如,三十年后。 毛熊的新闻发言人扎哈罗娃怼某国记者的话—— 对方提问是,普大帝实行宵禁,还在街上放狮子。 扎哈罗娃当场就给笑了! 回怼的是,我们不放狮子,按照我们的传统应该放熊! …… 茨瓦格脑子里飞速转了一圈,采取了保守回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