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然都是地里刨食吃的农民,但村里大多数人都善良淳朴,想的也简单,心态也好。 他们不像林家小闺女一样天赋异禀,更没她精力旺盛,也不如人家能折腾。 那他们就别异想天开呗,跟着林家小闺女好好种树,好好干活儿就行。 在家门口就有钱挣,还能长期稳定,这日子总会好过起来。 以前的易水村实在是太穷了,村里人连饭都吃不饱,春夏秋天还好说,到了冬天除了忍受饥饿之外,还要忍受刺骨的寒冷,想穿件带棉花的衣服御寒? 想都别想。 家家户户上有老下有小,而且一家还有不少孩子,哪儿又那么多棉花跟布料? 别的村里,不管平时过得有多拮据,过年的时候肯定会给孩子们置办一身新衣服,这新衣服一穿便是两年三年,等大的孩子实在穿不了了,才会给小的穿,小的穿个两三年,再给更小的穿。 一件棉衣跟宝贝似的,即便破破烂烂了,只要没有全烂了,缝缝补补又三年,会一直穿下去。 不过这种情况只限于别的村。 易水村根本不可能有棉衣,一年四季,无论大人跟孩子,身上就只有那一身衣服,单薄破旧的衣料别说御寒,风稍微大一点,就能透过衣服往身体里灌。 所以,一到冬天,易水村里的老人小孩们很少出屋门,也很少下炕,白天晚上的窝在被子里,当然了不干活儿,这饭也是能省就省,跟进入冬眠的动物一样。 这段时间的易水村,家家户户都安静,整个村里跟没人似的,连平日里互看不顺眼逞凶都狠的人都会在这时候偃旗息鼓。 都快被冻死了,谁还有心情干那些不着边的事儿。 都纷纷祈祷希望冬天能少下点儿雪,也希望冬天能快一点过去。 这份寒冷不是每个人都能挨得住。 年纪大的身子骨弱的,有时候熬不过也就跟着冬天一块儿去了。 不忍心又怎样,难受又怎样? 穷且无能为力,除了眼睁睁地看着,半点儿有用的都做不了。 易水村的村民们惧怕冬天,因为穷没有钱买衣服御寒,身体上受罪,精神上还要承受亲人离去的痛苦。 最让他们恐惧的是,对于这种情况他们什么都改变不了。 看不到希望,没有指望的日子最痛苦。 都是凑合活着罢了。 他们也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活,为了下一代能通过读书过上好日子? 呵呵……家徒四壁,连活着都异常艰难,更别提让子女们上学了。 所以,现在的日子对他们来说,已经算好日子了,起码比以前好太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