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意外之事-《重生南朝》
第(2/3)页
等刘义真兴奋的结果那叠试卷,看着头一份试卷的封皮上写着的甲等第一,脸上的笑容更甚,迫不及待的翻开那份试卷,就细细的品读起来。
良久,只见得刘义真满脸笑意的将那份甲等第一的试卷往翘头案上一拍,口中赞道:“不错,不错,此人就目前的天下形势和关中局势,分析的很是到位,甚至于在军事这块都有自己的见解,此人不错。”
说完,还不等王修等人答话,刘义真又翻开了第二份写着甲等第二的卷子,笑盈盈的看了良久之后,亦是大加赞赏道:“这人对关中目前的局势到也看得透侧,对当下的政局分析的还算可以,此等才华也是不错。”
说着,刘义真轻轻将那份甲等第二的试卷也是放在翘头案上,然后才仔细的品着那甲等第三的试卷,也是边看边赞赏的点着头。
大半个时辰的时间,刘义真将三份甲等第一二三名的卷子看了不下两遍,才将手中所有的试卷放到翘头案上,看着底下的王修,毛修之,杜骥,沈庆之四人笑道:“你们辛苦了,这三人很不错!”
话落,刘义真看着底下的四人愣了愣,只见王修,毛修之,杜骥和沈庆之的脸上皆是露出了苦笑的神情。
这下子,刘义真脸上的笑容僵了僵,心道:难道选出如此有才华的士子不应该高兴吗,便道:“怎么了?怎的感觉四位臣工不是特别高兴了。难道选出此等有才华之人,不该高兴吗?”
四人闻言又是满脸的苦笑,相互看了看,只见王修朝着刘义真拱了拱手,有些支吾的道:“禀长安公,这...这选出的一二三名,皆,皆是出自杜陵邑。”
杜陵邑!
刘义真听得微微一愣,然后猛地拿起那三份试卷,再次的看了一遍,这才发现试卷上的属名不是裴氏,就是王氏,或是杜氏,甚至在名字的下方还注明了自己的先祖是谁。
看到此刘义真长长的吁了口气,刚才只注意到文章的内容,却没看这些人的出处。
心中了更是震惊,如果此次取士第一二三名都是出自高门大族,那那些个来参加此次选才的寒门子弟会怎么想?
想到此,刘义真深深的吸了口气,努力的平复着心中那股子震惊,良久脸上的笑容也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严肃。
只见刘义真扫了眼底下的四人,然后盯着王修问道:“到了这一步我才想起一件事。长史你老实告诉我,这二十人是不是皆是出自关中大族。”
王修听得神色一紧,忙拱手道:“禀小郎君,不是的,这二十人当中,有八个是来自寒门,甚至还有出生于农家的。”
刘义真闻言,严肃的神情稍稍一松,但依然正色的看着王修,质问道:“那为何寒门占比也不小,入前三的全是大族?”
王修听得使劲儿的咽了咽唾沫,他能听出刘义真语音中的那丝愤怒。特别是此次选才,所有人都清楚,刘义真就是想以选才来打击豪门的,可是如今前三都是杜陵邑的世族,这犯了刘义真的忌讳了。
可想到此,王修也是一脸无奈,忙道:“禀小郎君,此次考试之时,皆是按照要求,要士子们考试之后,用纸筒封住自己的名字,籍贯,和年龄的。我们都是在交叉审阅完之后,排出了名刺,然后才取下纸筒的,可...”
说到这,王修有心想要辩解几句,但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说了,毕竟已经造成既定的事实了。
而上首的刘义真在听了王修的解释后,脸上也是露出了一丝无奈,好一会儿才有些叹息道:“我出了两次题目,难道两次都是这些个士族们排在第一二三名?”
闻言,王修赶忙拱手道:“禀郎君,也不是。其中有几个出自寒门的学子,他们对当今天下的局势和政治都有一定见解。”
“特别是那位出自农家的学子,对劝课农桑,与民生息这块儿更是有着独到的方式,但,但就是对天下局势的了解,这几位实在没能比过出门大族的几人。”
刘义真听得,算是明白了王修的话,因为是选官,加上如今关中的局势紧张,所以王修他们在选才的时候,更注重的是士子们对天下大势,特别是关中局势及周边各国情况的了解,至于其他的反而再其次了。
想到此,刘义真低着头沉思良久,以至于整个暖阁内掉下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够听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