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小小东郡,又能榨出多少血来!-《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


    第(2/3)页

    刘岱暗暗松了口气,摆手轻声道:“不过是去喝刘铄血的士族而已,让他们去吧,一个小小的东郡而已,又能榨出多少血来。”

    东汉朝廷有常平仓的政策,即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格。

    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而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

    这一措施,不仅避免了“谷贱伤农”,更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是以!

    寻常情况下,各地的粮食价格,基本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既不会太过暴涨,也不会太过暴跌,士族在粮食上能赚到的钱十分有限。

    可现在不一样了,东郡忽然多出了数十万张需要吃饭的嘴,粮食需求量瞬间超过了东郡的承载能力极限。

    因此,价格呈几何式的暴涨,而且此举还是刘铄亲自推动,高价收粮,更是一下子提振了兖州士族喝血的野心。

    东郡虽然经历了战火,残败不堪,百废待兴,但在兖州也堪称大郡,又有哪个士族不想在它临死前分一杯羹?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此,对于兖州各大士族趋之若鹜地赶往东郡,刘岱丝毫不感到震惊,反倒是稀松平常,坦然接受,置之不理。

    “可还有别的事情?若是没有,便退下吧。”

    “有。”

    斥候点点头,再次拱手道:“兖州名士边让听闻刘铄接收了苍岩谷数十万乡民,且正在为乡民筹措粮草,便自发赶往各大士族游说,希望他们能助刘铄一臂之力。”

    刘岱捏着颌下一缕胡须,不屑地道:“边让这狂徒倒还真瞧得起刘铄,仔细想想倒也对,一个自视清高贤士,一个追求仁德之名,岂能不惺惺相惜。”

    “如果仅凭一张嘴便可筹措百万石粮草,这天下怎么可能有那么多被埋伏的清流士人,他们的嘴可是一个比一个厉害,没有的事都能说出花来。”

    “哼!”

    轻哼一声,刘岱不屑一顾:“简直可笑至极!你且退下吧,以后别拿这些屁事来烦我,可明白否?”

    斥候欠身拱手:“喏。”

    *****

    曜日当头,炙烤大地。

    陈留高氏祖宅外,停着一辆珠光宝气的马车。

    马车前蹲着两个魁梧的汉子,正瞪大眼睛盯着眼前高大的门庭。

    不多时,从院内传来一阵稀稀拉拉的声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