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袁绍暗暗松了口气:“既如此,晌午过后,便随我一同拜访清河崔氏。” 郭图拱手:“喏。” 许攸整个人都懵了,他从袁绍欣赏的眼神中,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威胁。 郭图这小子明明是自己招来的,居然敢不敬前辈,简直岂有此理! “哦对了。” 忽然,袁绍想起了什么,试探性问道:“友若呢?怎么不见他。” 郭图如实回答:“他正在替主公招揽贤士。” “哦?” 袁绍愈加好奇:“招揽贤士?” 郭图点点头:“没错,诸侯讨董时,不少贤士避祸于冀州,其中便有颍川的两位英才,二人皆与友若有旧,因此友若便擅自做主,替主公招揽贤士。” 袁绍试探性询问道:“不知是哪两位贤士,竟在冀州隐居?” 郭图倒也没有遮掩,直言道:“一个是友若的兄弟,唤作荀彧;一个则是荀彧的好友,唤作胡昭。” “荀彧?” 袁绍眸中闪过一道精芒,急忙询问:“可是被人称之为‘王佐之才’的荀彧?” 郭图颔首淡笑:“主公英明,没错,正是此人。” 袁绍内心狂喜,长出口气:“若能得荀氏兄弟相助,绍何愁不能建立一番功业?可否需要绍亲自出面?只需言语一声,绍必亲临。” “暂时不必。” 郭图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如果友若觉得时机成熟,他自然会与主公明说,届时主公再出面招揽,犹未晚矣。” “还是友若思虑周全。” “甚好。” 袁绍心满意足地点点头,面带微笑道:“既如此,绍便静候友若佳音了,你们俱是颍川人士,可私下里多多聚聚。” 郭图听出了袁绍的话外弦音,当即表示道:“主公放心,我等私下里皆有交情,当初文若觉得韩馥不能成事,因此一直未曾出山,而今冀州由主公做主,想必他已然心动。” 如此马屁,拍得是浑然天成,不着痕迹,袁绍听得是心旷神怡,不住点头: “你且告诉友若,我袁绍求贤若渴,若是其兄弟能来,必予以重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