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刘铄不由一个愣怔,哗啦展开:“怎么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 郭淮也表示很无奈:“恩师,您闭关的这两天,又来了不少人,其中还有从冀州赶来的。” 刘铄惊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冀州?只有三天时间而已,消息传得这般快吗?” 郭淮肯定地点点头:“嗯,据说他是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收拾行礼,赶来东郡,如今冀州牧可是袁绍,他没有选择袁绍,却来东郡,当真令人感动。” 刘铄长出口气,轻声询问:“是何人?” 郭淮回答:“颍川名士荀彧。” “啊?” 刘铄闻言一愣,眼瞪如铃:“你说是谁?” 郭淮确定一定以及肯定:“颍川名士,荀彧荀文若。” 刘铄腾得起身:“可是有‘王佐之才’美誉的颍川荀彧否?” 郭淮点点头:“没错,正是此人。” 嘶—! 刘铄惊诧,面上难掩激动之色,不自禁倒抽一口凉气。 他的目光落在竹简上,仔细寻找。 “恩师,在这里。” 最终还是郭淮主动上前,在竹简上指出荀彧的大名。 刘铄足足确认了两遍,方才长舒了口气:“还真是他呀!看来咱们这一仗打得的确出彩,不仅获得了兖州士族的认可,还赢得了外方士族的认可。” “嗯。” 提起此战,郭淮便是满脸傲娇,硬气的不得了:“恩师智计超群,学生敬佩,兖州刺史刘岱还派出从事万潜,携五万石粮草亲自上门致歉。” “哦?” 刘铄诧异:“他真来了?” 郭淮点点头:“嗯,来了。” “那你是如何处理的?” “自然是拒绝了!当初他把恩师撵出去,就该为今日的结局付出代价。” “行了,走吧,去议政殿,我还有事宣布。” “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