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在两侧雄赳赳气昂昂站立的许褚、典韦,更是从刘铄的话中,感受到那股爱民如子的宽宏气度。 之前还觉得不应该杖责徐晃的许褚,现在忽然觉得自家主公极其英明,这军棍打得对,必须要给这些将军一个教训,否则坏了自家主公的气运,那还得了? 即便是冒死请战的徐晃,此刻也是发自肺腑的心服口服,更加觉得眼前的少年,当真是高祖、光武钦定的中兴者。 这二十军棍,就一个字: 值! 它把自己彻底打醒了。 甚至,刘铄的这一番话,把始终没开口说胡的程立,同样震撼到了。 虽然他清楚自家主公仁义,但却不敢相信,居然仁义到了这般地步。 毕竟每一日的大军粮草消耗,全都是个巨大的数目,而就在半年前,他还曾为粮草不足,而整日忧心忡忡。 即便现在的东郡不缺粮草,但也只是暂时的,若是不能熬得过明年秋收,一切的一切,全都会化为泡影。 若是换做旁的诸侯,巴不得靠战争来消灭一些人口,如此一来,每日节约下来的粮草,或可助自己渡过更大的难关。 可是现在...... 素来英明的刘铄却没有选择这么做,程立简直不敢相信,待明年开春时起,自家主公会遭遇怎样严峻的考验。 仁义能当饭吃吗? 至少在目前程立的心里,答案是否定的。 仁义只是名誉而已,人还是要相对务实一些好,该狠的时候要狠,该绝的时候要绝,心慈手软乃是大忌,它只会给自己招来无尽的祸患。 斥退众将官后,刘铄长出了口气,返回上首落座,轻声道:“公台、仲德。” 二人齐齐拱手应命:“在。” “今日之事,从表面上看,乃是众将官为争军功而不计牺牲,但实际上,乃是我军军功统计制度上的缺陷。” 为了鼓励将军们勇猛作战,军功直接与升迁挂钩,以及将官的待遇挂钩,也正因如此,才会导致为争军功而不计牺牲的请战。 毕竟,死多少人,与他们关系不大,依旧会有新兵补充,但军功一旦到手,却与他们的军职、待遇,有着直接的联系。 刘铄叹口气,老实承认道:“这是我为军官的岗位职责设计、考核中的缺陷,根本原因在我,而不是众将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