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海盗、行商来访-《1850再造中华》
第(2/3)页
直到1848年,纸包不住火了,军机处才开始派兵镇压广西天地会起义。
两广总督徐广缙地位尊贵,颇有些特立独行。在对待洋人要求进入广州的问题上,他显得格外强硬,把道光帝的密旨丢在了一边。
徐广缙自知器不如人,便招募了十万余名民团,以壮声势。
英国人也不甘示弱,继续封锁珠江口。英国公使文翰看到民团四起,确实有些担忧,便向国内写信请示。
海盗代表说道:
“我们与洋人联系过了。洋人说,英国公使文翰在等国内的指示。据他们估计,英国还未做好开战的准备,俄国人又在小亚细亚地区不断试探欧洲底线。因此,广州这一仗很难打得起来。”
这个海盗代表认为英国人不愿开仗,情报无疑是准确的。
杨烜不禁对他刮目相看,也对广东海盗有了更深的认识。
广州附近海域,自明清起就盛产海盗。
进入清朝以后,十三行垄断对外贸易,推高华夏商品价格,为走私活动留下了充足的利润空间。
同样的,印度殖民地起初归英国东印度公司管理。东印度公司垄断印度商业,同时垄断对华贸易。
为了赚取巨额利润,东印度公司同样抬高商品价格,并依靠鸦片实现贸易顺差。
在这种贸易垄断制度下,广州海面的走私活动非常猖獗,产生了许多海盗。甚至有些海盗,本身就是走私者。
广州附近的海盗,有华人,也有洋人,还有许多混血。
在十九世纪初,海盗们组织严密,财力雄厚,拥有整支舰队,打得清朝水师无处还手。
到185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和广州十三行都失去了贸易垄断权。尽管如此,海盗活动依然猖獗。
清朝水师在十年前的战争中全军覆没,至今未能重建,进一步助长了海盗活动。
行商代表只是一个普通买办。十三行具有完善的分销网络,与官府关系密切。这是海盗和至臻堂所极其渴望的。
但是,这个买办一上来就表示,自己并不代表整个十三行,只是十三行之一顺泰行老板的私人代表。他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