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翻墙-《大遂宁》


    第(3/3)页

    两个人的影子那么长,那么近。

    她抬头正好到他的肩膀,他那么瘦,那么高,他垂下眼眸,眸子里的光跟月色一样干净。

    “快进去吧,再晚你祖母要担心了。”蓝褪说着,走上台阶扣了扣朱漆大门上的铜环。

    大门后有个耳房,是小厮门上夜用的,平素夜里下了门栓他们就在耳房里歇下了,如果有人扣门,披衣起来开,也就几步路的功夫。

    听到门内小厮的脚步声,蓝褪一个翻身,直接从台阶翻到了相府两人多高的围墙上。

    这光溜溜的围墙,怕是蚂蚁都难爬上去,他脚借着一棵树的力,就这样登云驾雾一般,稳稳立于上头了。

    做这一切,竟没发出一点儿声音。

    像个幽灵。

    “二姑娘回来了,快请进来吧。”小厮忙着开门,打着呵欠,迎了相遂宁进门,又走出门外,左右看看,见一切平静,才又退回门后,插上门栓回了耳房。

    相遂宁在院中的槐树下站住,回头望了望。

    月光下的围墙上,已经没了蓝褪的身影。

    他神通广大,或许已经走了,走得悄无声息。

    她有些失落,再一抬头,竟看到蓝褪立于相府耳房的屋檐上。

    他还没走。

    相遂宁笑了,冲他点点头。

    蓝褪也点了点头,脚下一踩,飞过屋檐,踩到那棵树上,很快便消失于围墙之外。

    相府的看门小厮皆是机灵的,可蓝褪在耳房上走来走去,他们竟也毫无察觉。

    好身手。

    “没想到小蓝大人是如此体贴的一个人。”明珠双手合十抱于胸口,嘴里念念有词:“为了陪姑娘吃桔子,连不爱吃的酸也咽得下去。刚才亲自送姑娘回来,扣了门自己又躲起来,怕是不想小厮们知道,怕给姑娘招来不必要的口舌。”

    相遂宁又抬头望了望屋顶。

    “还知道回来。”相大英不知何时立于廊下,这催命的声音,把相遂宁吓了一跳。

    廊下的灯熄了一盏,所以有些昏暗,相大英的脸色也白一块黑一块的:“你又怎么惹了嫣儿?还不快过来看看。”

    不知相嫣又怎么了。

    相遂宁来到她卧室的时候,相老夫人正在椅上坐着,相大英在窗口坐,汤小娘侧身坐在床前,望着床上直挺挺躺着的相嫣,正哭得抽鼻子:“嫣儿,你这是怎么了呀,怎么好端端的去趟尚季殿,回来就这样了?如今是眼不能睁,口不能言,这是昏迷不醒的症状啊,这要为娘的还怎么活?”

    “都是你干的好事。”相大英有些气:“枉你是做姐姐的,怎的做这样的事?人命关天,若嫣儿有个好歹,我再跟你算帐。”

    汤小娘支着耳朵细细听了相大英的话,嘴角有一丝淡淡的笑。

    “爹,女儿不知错在哪儿?”

    “你还敢顶嘴?”

    “你好歹给遂宁一个分辩的机会,躺着的是你女儿,难道站着的不是?皇上都让你对遂宁好一点儿了,你不听皇上的?”相老夫人一向关照相遂宁,赶紧拉了她的手放在手心里搓着:“看看,手这样凉,虽是八月十五,到底夜风凉些,进宫又是胡乱吃些,不如家里便宜,一路颠簸,再不穿暖一些,要是生病了可怎么好?”

    这个偏心的老太太。

    汤小娘闭上眼睛吸了一口气:“老夫人,嫣儿她还昏迷着呢。”

    汤小娘给春鱼使了个眼色。

    春鱼忙伏地道:“今儿晚上三姑娘在城中赏月,又看了一会儿孔明灯,兴致本来很好,可是遇见几个歹人,看三姑娘穿戴富贵,就抢了三姑娘的琥珀簪子,还好长信侯府的小蓝大人出手相救,引走了歹人……可后来二姑娘来了,偏说那伙人没偷簪子,不知变了什么戏法,弄了一根蒜苔说成是蛇,吓得三姑娘跳了出去,二姑娘又不知哪里找来了琥珀簪子扔在三姑娘脚下…….说是三姑娘自己把簪子藏起来了,三姑娘又羞又惊,一下子就晕了过去再也没醒。”

    绘声绘色。

    颠倒黑白。

    春鱼这波助攻,相嫣不给她加个餐都算亏待。

    “小蹄子,这事你都讲了八遍了。”相老夫人呵斥春鱼。

    “老夫人,奴婢只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仔细说给二姑娘。”

    “发生了什么事,二姑娘难道没你清楚?显着你话多?”

    春鱼脸一白,退回到门口去立着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