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腹背受敌-《一世骁雄》


    第(3/3)页

    一旦能够擒杀赵德玉,等于叛军的主心骨就没了,吴王世子赵成濠没有人望,绝对稳不住江南人心和军心,到时候叛乱或可传檄而定。

    于是张既这边不疾不徐的命令水军大船中的楼船和斗舰封锁水面,然后用小船走舸、艋艟突袭去烧敌军大船。

    大晋的水师除了大型楼船之外,还有五种船。

    斗舰,采取了梯级复式结构,士兵们梯级分布,战斗时能够充分发挥人员优势,同时为操作船只的辅助作战人员提供了良好的保护,极大程度的提升的战船的生存能力。

    走舸,凭借自身的高船速,通过主力战舰楼船斗舰的掩护,能够在水战成焦灼的状态之下,出其不意的,神出鬼没的迅速接近敌军主力战船,然后给予敌军致命的一击,改变战场局势,形成对己方有利的态势,可以说走舸是一种非常有战术意义的舟船。

    艋艟是小船,速度是一大优势,加之身形娇小灵活,是整个水师船队抵近侦察的不二选择。

    第四种是游艇。这种小船相当于联络船,是主要用于指挥调度,传达军令,协调部队进止的船只,是水师中少有的不具备战斗能力的战船。

    还有第五种,就是海鹘船,这种船头低尾高,前大后小,如鹘之状,舷下左右置浮板形如鹘翅,其船虽风浪涨天,无有倾侧,背上左右张生牛皮为城,牙旗、金鼓如战船之制。

    这种船倒是叛军水师较多,因为叛军水师前身的越州水师本就是一直常年活动在海中的军师。

    大江之上,双方加起来超过一千艘各式战场,利用绞车弩,投石机,以及弓弩手的箭失,相互厮杀。

    而一旦靠近,就是使用拍杆,或者直接用战船对撞,对撞之后就是激烈的白刃战。

    江面上,焰光冲天,厮杀声、惨叫声不绝于耳,而南军大营营门处,也在短暂的喘息过后重新掀起了血雨腥风。

    四个弩车推过来,几支弩箭射出,直接营门处的叛军被穿成了糖葫芦,杜佑也适时的下令一队士卒去搬开鹿角,随后又名其子杜田率领亲卫长刀甲士先驱。

    一群彪形大汉,身披重甲手持长刀,在同袍们打开鹿角之后,勐地扑进了本来就有些军心涣散的南军大营。

    便如勐虎扑进了羊群,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城上的傅津川看到这里心下大定,“这一仗就看张侯爷能不能把叛军的水师围死了。”

    官军已经赢了,现在唯一还不不确定的是能否全歼这支叛军。

    如是吴王赵德玉在此被擒获被杀,这样消息一旦传出去,就算是薛巨鳞哪里也会军心浮动,大元帅李世忠在宣州那一战也会容易的多。

    但是天意往往不可测算,一个突如其来的搅局者,打翻了傅津川和张既的算盘。

    起风了,是西北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