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是生是死,他都认-《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第(2/3)页

    荀子曰:“学不可以已。”

    行出荀子居所的嬴成蟜走到另一处屋舍,站在外面,看着窗纱外露的通明灯火,止步不前。

    “君上站了半天,何不入内一叙?”

    屋内主人高声唤道,却未打开门扉,像荀子一样将嬴成蟜迎入屋内。

    嬴成蟜默然片刻。

    “随便走走,打扰了王公休息,还望见谅。明日离开咸阳,王公早起可要仆役收拾一二,与成蟜同乘一辆马车。”

    转身离去,再不犹豫。

    屋内也再没有声音传出,但其内烛光一直灯火通明,直到天亮。

    咸阳城内,今夜灯火通明的不止鬼谷子一间屋舍。

    王绾府上,资历极高的老丞相穿戴整齐,身上是上朝的朝服。

    门外,牛车也早已备好。

    年轻时王绾对牛车嗤之以鼻,认为这就是贪于享乐之人才会坐的物事,求慢图稳。

    老秦人就应该坐马车一路疾行,势如破竹。

    而到了如今这个年岁,适应不了颠簸的老丞相却是爱上了当初最看不上眼的牛车,出行若无急事必然舍马取牛。

    老丞相在厅堂内扶着门框,看着驭手一手持着鞭子坐在牛车前梁上,看着大青牛尾巴一甩一甩地。

    几次想要出门,却终是没有迈开脚。

    “陛下定还没睡,是在等绾乎?绾入宫面圣,要说何话呢?”

    老丞相自言自语,说着除了自己,和那虚无缥缈天地神鬼,再无他人能听到的言语。

    仰着头看了看天空,月亮不甚明亮,繁星点点照耀。

    老丞相想着那个在蜡祭时候,要天来讨伐他的狂人,血管中早就冷却的热血限时回归,让他不禁想要问问这夜空。

    天,你看不见那竖子乎?

    他看着那圆圆的月亮,想着那上面存在的月兔,姮娥,干瘪的唇瓣上下触碰,却终究是没有一言半语对天诉说。

    数十年前,此刻的他早就在章台宫内,在那个不被任何人看好的赵国质子旁边出谋,划策。

    若是他不去,那赵国质子的马车也早就停在了他那个说不上简陋,但也绝对不奢华的屋舍面前。

    到了今日,就算是如此大事,他面前依然停着的是牛车而不是马车。

    王绾期待府邸外有马蹄踢踏声,有骏马长嘶鸣,但又不希望其所期待的成为现实。

    他就这么矛盾着站在府邸内,犹豫不决,进退两难。

    “成蟜公子,你行事应该阴险诡谲,怎能如此像个匹夫。当年既然藏拙不露面,此刻怎就耐不住性子。秦国的天,被你捅了一个窟窿啊……”

    老丞相转身向内行去,他站累了。

    屋外的牛车缓缓驶离,青牛迈着悠闲的步伐回到牛棚,驭手疑惑着丢下鞭子回去睡觉。

    冯家。

    身为御史大夫的冯去疾枯坐在书房内,桌案上点燃着七根明晃晃的大蜡烛。

    他手持着狼毫毛笔,在一块块竹简上奋笔疾书。

    【长安君,孟,西,白,百里,公孙,蒙,王绾,陛下……】

    这些字是用草书形式写就,杂乱无序,除了冯去疾自己,没有人认得出来这些字写了什么。

    七根大蜡烛不只能散发光亮,还顺带着散发热量。

    这让冯去疾身上不久就满是汗水,让这位官至御史大夫,私下被称作副丞相的秦国高官气喘吁吁。

    哗啦~

    写满了一张竹简,冯去疾便将这竹简划拉到地上,再摊开下一张空白竹简。

    依旧是写下一些唯有自己能看清的字迹,唯有自己知道写了什么的名姓,写满继续划在地上。

    当青石板地上满是竹简,身上衣衫已经有些烟渍的御史大夫右手拿着毛笔,双手支撑在桌案上,大口喘息。

    “长安君到底要做何事?陛下又怎会对此视若无睹?城防军近在咫尺而不救援,是陛下的意思还是蒙家所念……”

    一直骑乘在墙上,哪边风大哪边倒的御史大夫有太多的疑问,太多的不解。

    这场突如起来的灭门,让这位本来打算明哲保身。只行锦上添花举,不做雪中送炭事的御史大夫内心升起剧烈的恐慌。

    他可以依旧做墙头草,可以依旧两不站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