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共鸣-《代晋》


    第(3/3)页

    此刻距离历史上的大晋灭亡还有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按照时间推算,此刻的陶渊明应该是少年或者青壮年时期。这时候他应该没有归隐,也就是说,那些诗他还没有做出来。

    李徽脑海里急速的转念,进行了一番分析和回忆之后得出而来结论。

    “李徽小郎君,当堂作诗是有时间为限的,可不能思虑太久,我们可不能奉陪的。”郑敏的声音响起。

    因为花非花那首诗的精妙,他虽是提醒催促,但却是客客气气的说话。

    李徽抚掌道:“我已经有了。”

    “哦?”所有人都看向李徽。

    李徽颔首道:“献丑了。”

    “纸笔伺候!”郑敏喝道。

    桌案旁的众人忙让开位置,书吏铺上黄纸,用石条压平。李徽提笔蘸墨,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之下用颜体行书写下一首诗来。

    诗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李徽一边写,一旁的众人一边跟着他毛笔移动的逐字诵读,当李徽写完最后一个字停笔之后,周围众人雅雀无声,均面露钦佩嘉许之色。

    李徽心中一块石头落地,知道这首诗算是写对了,不存在版权问题。而且这样的诗也正对他们的口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