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院试主考官-《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


    第(3/3)页

    要不然事事操心,她得猝死。

    赵巧月要踏进书房前问:

    “汤大人还有事?”

    汤大人道:

    “就是考试试卷,大人你需要下官以及其他同僚帮忙出主意否?”

    “这考题本官早已在干活的时候就想好了,汤大人没事就去忙自己的事情吧!”赵巧月将人给打发走。

    汤大人确实没有其他的事情,听话地就告退离去。

    赵巧月询问了留在官府里的春菊有关衙门或是城里外的消息。

    等了解衙门和城里外的消息,没察觉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她才处理因外出留下的公务。

    忙碌一日解决公务,又花了一日的时间带着汤大人等五个下属官员将考题给誊抄三百份。

    这样的工作量,让赵巧月无比怀念复印机。

    同时也想到活字印刷术。

    赵雅不确定死没有死,她决定将这份发明送给别人。

    都是古人发明的,换个古人,赵巧月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想着,她就悄悄将这事让人以故事的形式宣传出去,最终就看谁信故事,谁用于尝试创新发明了。

    而她在二月初五这日,带着考题走进了贡院。

    启元二十一年,她是考生。

    时隔几年,启元二十五年,她成了考官。

    没变的是她还是要在贡院待三日才能离开,以免泄题或是其他事情的发展。

    好在这届考生给力,没有作弊也没有什么其他意外突发事件的发生。

    顺利结束三日考试,考生们顺利离开,她呢,也顺利进入批卷流程。

    不过试卷在到她手中之前,还经过了誊抄糊名,拿到她手上的试卷,字迹都一样,压根不知是谁的。

    她也特意留心看有没有特别标识的试卷,也留心着阅卷官有没有偏私。

    一阵观察,四名阅卷官都没有这样的行为。

    赵巧月带着四名阅卷官熬夜批卷,争取在三日后放榜。

    而考试出去的考生们有欣喜的,也有颓废丧气的,

    还有特意揣摩赵巧月心思的人很扎心,一点都没有取巧猜测对的。

    他们都以为赵巧月关注民生,尤其是水利,其次是厌恶官场贪污。

    结果他们的赵大人一个问题都没有考。

    这是他们认为的。

    然而赵巧月考了如何为官的问题,也考了如何赢得民心问题,为民解决问题措施等问题。

    这些换种说法罢了。

    答案很多都在她来到这里实行的举措上。

    不管怎么样,赵巧月还是从中找到令她满意的答卷。

    三日后放榜,有人欢喜有人忧愁中,赵巧月又奔赴她的水利“战场”了,没有因为怀念过往,而去看看放榜情形。

    而宴请新秀才的事情被赵巧月交给了汤大人进行。

    至于想去应天书院读书的前三名需要在三月三十这天统一找她写推荐。

    于是安逸的弟弟本以为可以见到赵巧月的机会,再次错过。

    但他想到自己考中的案首,期待三月底见到赵巧月这个奇女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