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今儿晚上她们母女都没有出门,用过晚饭就同府里的丫鬟小子们一起过乞巧。 热热闹闹地闹了大半个晚上,大家才散场。 过了乞巧,时间流转飞快,很快入了八月。 百姓们迎来了丰收的日子。 忙忙碌碌地在烈日炎炎下收着比去年还要好的庄稼,他们丝毫不觉得炎热,干得非常起劲。 八月收获,九月交税,又秋种,赵巧月对此关注,又重视,还忙碌,监管着下面的人,不给他们弄虚作假的机会。 十月又准备着商业会的举办,十一月商业会在去年同样的十一日开幕。 今年的商业会是在去年的不完善地方上完善的,使得它被举办得更加成功。 夏娘本以为半个月的商业会后赵巧月就可以休息了。 因为她每天看到早出晚归,忙得不可开交的赵巧月都瘦了一圈,心疼极了,又帮不了忙,心疼极了,只能让人盯着她吃饭,此外别无他法。 没想到赵巧月因衢州省水利修缮成功,要去检查。 夏娘无奈又心疼地叮嘱她好好吃饭,照顾好自己就送她出门去了。 水利在启元二十七年十二月五日这日竣工,赵巧月不仅给工人发了一笔两倍的工钱,还记下为水利作出贡献的官员。 在十二月十日这天秘密送去了京都,直接呈递到启元帝的手上。 启元帝看后,大为赞赏,心里也坚定之前的想法。 于是他在第二天朝堂就将这份密奏给大臣们看了看,然后在大臣们夸赞赵巧月的功劳时他就顺势将人召唤回京都述职。 各位大臣们都没有什么意见,毕竟衢州省现在可以说已经是西南地区最富裕的省份,人家的功劳有目共睹地摆在这里。 因此,在十二月二十一这日,赵巧月接到了回京述职的圣旨。 赶在年前回京都是不可能了,圣旨上规定的时间是明年二月前,她还是有时间规划好这一切。 赵巧月在书房琢磨了大半个晚上,第二日她就去了麟州府,拜见高总督。 高总督消息灵通,知道她要离开了,对她的来意也是有几分猜测的。 不过他没有直接问,而是等赵巧月亲自说。 赵巧月道: “大人您要是有时间可以去衢州省四下走走,它已经证明下官的规划管理没有错,你可以让别的地方试试,没准其他地方也可以发展起来。 还有一个就是商业会。 它属于半商人半官府管制,下官想要将它全部商业化,到时候官府直接收税。 它可以说是南明州半个经济命脉,下官不想因为下官的离开,让它变了味。” 高总督道: “这商业会是你一手办起来的,你自己看着办。 它也给水利贡献了不少银子,确实不该毁在居心不良之人手中。” 这商业会举办得很好,赵巧月送来的一部分银子,他也用在其他地方的水利上,取得不错成果。 可见其中的利益巨大,没有一个正直之人管制,很快就会沦为某一个人的钱袋子。 高总督是不怎么愿意看到的。 赵巧月呢,听了高总督的话也知道如何去做了,又同高总督聊了其他的政务。 与高家人一起用了一顿午饭,赵巧月就回了南明州城,将过年之事交给夏娘,她忙着将公务交给下属官员。 进行完权利的交接后她将商业会商业化。 选出三年一选的商业会会长,规定着当过会长之人没了再参选资格,又选了九名副会长,制约着会长的权力,以免他权力过大,做出损害商业会的事情。 同时,她也给拍卖场找了买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