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人死,军心更乱,叛乱也很快被平复。 军营大门口的乱子也在这时被收拾干净,对于叛乱,事先投降者不杀, 但是兵败要投降或是被抓之人,她都在第二日一早当着大家的面让人诛杀。 随后她又给平叛动乱有功的大家庆功,大鱼大肉吃了一顿晚饭,但是大家想要喝酒都被她拒绝了。 接下来的日子,赵巧月一直待在军营里,训练将士,制定与执行新的军规,同时也不忘揪出隐藏的祸害奸细。 西南地区在没有战火中平静发展,西南地区外,北金攻打大荣,大西辽攻打大荣,但是有赵巧月事先率领两边境的守军占据的有利地势,双方都没有占据什么便宜,形成对峙,都在等待一个天时地利的机会破局。 而东南地区这边的情况就不容乐观,已经被海寇占据了两座城池,据说都快打到赵巧月她的故乡。 对此,赵巧月没有什么感情的地方,她没有想过出兵去营救。 这真要出事,她只会让人将李夫子一家带走,此外那里真没有什么值得她去眷恋的。 因为她不放心朝廷,一旦西南地区没有十万军队,朝廷会不会趁机而入,毕竟西南地区也可以是大荣朝廷撤退有利地域。 赵巧月不关心西南地区,朝廷不能于动于衷。 新皇在想着退位的同时,让赵巧月回归朝堂,孟苏因此亲自去应天书院请她的师父贺肇去了京都。 在昭和二年十月十日这天,在军营的她收到了来自贺肇的信件。 这封信除了表达想念她这个徒弟以外,还有一个就是贺肇要过寿辰,请她去京都参加。 赵巧月还在想着去不去,怎么去,这事就传遍了整个西南地区,伴随着还有就是她明明就是想要霸占西南的很明确心思却被传为朝廷给了她西南元帅的官职。 赵巧月察觉到其中的满满算计,但是不能不去。 贺肇对她的教导之恩,不是一般师徒情分,倘若没有他的付出,她想要走到今日还不一定有这么顺利。 但是要怎么去,赵巧月还没有找到法子。 来自京都的圣旨就在这个时候来到她手中。 宣传圣旨的是昭和帝最为信任的太监。 李公公知道自家主子对赵巧月的看重,他没有拿乔,也没有仗势欺人,更没有用高人一等的姿势,但在不能丢自家主子面子身份的情况下,他选择了不卑不亢的态度来面对赵巧月。 赵巧月见他态度好,没有刁难他的意思, 双方都态度好,因此,圣旨很顺利交接,赵巧月知道圣旨内容后非常确定西南地区的风言风语就是出自昭和帝之手。 李公公问: “元帅准备什么时候启程?” 赵巧月道: “李公公稍等几日,我安排一些事情就同你一起回京都。” 李公公道: “好说好说,赵元帅忙,奴才在布政使衙门等候元帅。” 赵巧月轻嗯一声,送走李公公后她对西南地区进行一系列安排,同时还不忘抓探子奸细。 离开那日,赵巧月带的人不多,仅有土匪们和春菊,春昊等人都留在西南地区。 李公公没有看到想要见到的人,不由得试探问道: “淑人夫人呢?” 赵巧月道: “李公公,我母亲在京都呢,一直都没有离开,你不知道吗?” 李公公一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