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一地鸡毛-《草原特种兵》


    第(2/3)页

    依剌蒲阿神色黯然,说道:“鞑子有如此利器,我朝还能坚持多久啊。我能对付他们的骑兵,可是如何应付他们的大炮啊。”

    卫州会战,造成了极其惨重的伤亡。蒙军参战近8万兵力,死伤近5万,残部狼狈退回安阳。金军依剌蒲阿部援兵伤亡近3万,大部分是在11日晨蒙军的决死突击中造成。卫州武仙部原8万大军已经灰飞烟灭,只有不到2万残兵,卫州城10余万百姓,也大部死于战火,幸存者连4万都不到。

    金朝得知卫州围解,诏武仙、依剌蒲阿等前线将领回朝受赏,要普天同贺卫州大捷。对战死的10余万军民,金朝君臣选择性遗忘了。他们真的胜利了么?河朔地区最后一个战略据点卫州城不复存在,他们最大的一支战略机动力量损失了3万余百战精兵,其中包括数千最宝贵的骑兵。

    不过晦败为胜早已成为了金人的惯例。如果按他们的战报,从成吉思汗24年到现在,他们已经消灭了1百万蒙古军队了。卫州好歹打退了蒙古人,怎么看也算是个胜仗,吹嘘一番也是人之常情。

    由于卫州已经残破,黄河北岸已经一片凋一片凋敝,根本无法筹集粮秣,不可能成为主战场了。金国阿勒坛汗完颜守绪在承天门犒军之后,命武仙残部调防胡岭关,严守商州南部,防止蒙军从宋境渗透到河南腹地。

    同时命令依剌蒲阿和完颜合达两部合并,在潼关以东的阌乡设立行省,统一指挥关中和潼关部队。完颜合达是平章政事,当朝宰相,依剌蒲阿是枢密副使,掌握军政大权。这两大统帅同时坐镇一个行省,在金朝历史上是没有的,可见潼关在金朝君臣心中的地位。

    卫州战后,蒙军残部3万余人退到安阳舔舐伤口。那些河朔地区桀骜不驯的军阀,被大大削弱了,却什么都没有得到,人口、粮草、布匹、牲畜、金银铜钱这些蒙古需要的东西,在潞州和卫州同样极度缺乏。蒙军最精锐的特种部队参战600余人,活下来的还不到50个,炮兵全部阵亡,可以说是元气大伤。塔思国王掌握的骑兵部队虽然基本完整,但是也损失了数千。

    一连十余日,无论是大汗还是大诺颜的斥责都没有来到,东线集团诸将在忐忑不安中等待着来自大斡尔朵的处罚决定。

    其实,无论是大汗还是大诺颜,都没有功夫搭理他们,他们为西线的战局已经快发狂了。不管怎么说,卫州会战还是成功的把三关守军调动出来了,这本是进攻潼关的大好机会。可是一连10余天,关内诸军只发动了几次三心二意的进攻,被潼关守将纳合买住击退。拿的出手的战绩,也就是占据了潼关南部的几十个山头,就算是山寨吧。这令窝阔台大汗大发雷霆,他千辛万苦策划的引蛇出洞战术,被蠢猪一样的部下祸害了。

    这其实也怪不得关中部队,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关中诸将向来互不统属,谁也不服谁,攻击潼关这么重大的军事行动,没有统一指挥怎么可能协同作战。关中,恰恰没有一个威望足够的统帅,速不台只是名义上的主将,根本就调动不动各个军头。

    第二个原因,就是渭河两岸向来富庶,京兆、凤翔这样的大城更是人口众多,财货如山,蒙古诸将哪个不垂涎三尺。让他们损耗宝贵的兵力,攻击险要又贫瘠的潼关,没有足够的利益是很难实现的。

    就在塔思国王在卫州拼死奋战的时候,窝阔台大汗渡过冰冻的黄河,已经亲至西岸的韩城。大诺颜坐镇同州,统一指挥关中诸军。这下关中诸将知道问题严重了,齐聚潼关南部松果山、太华山和南山诸寨,向小关方向猛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