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顿了顿,他又道:“今日没去上早朝的,你礼部差了个侍郎……朱松是吧,走了,今日朝议推到午时了,你跟朕一起去吧。” 第一个地方就这么顺利,倒也符合了刘邦的设想。 说起了他们是官,其实,也就是年纪大些的太学生罢了。 而那些个太学生,则是没有官身的这些人。 都是一样的。 他正欲转身离开,想着接下来去兵部看看,毕竟死的是他们的尚书,那里的人想法应该最多。 但是,耳朵里却传来了一个声音: “臣朱松,向官家请辞。” 这声音不大,也没有太多的情绪在里面,但是不知怎的,听起来就是…… 很坚定,很欠收拾。 见郭药师抿起嘴来,刘邦讨厌这个不给自己面子的侍郎,回身看去,见一个耳朵眼睛都很大的中年人,正朝着自己作揖。 “朕不想与你多废话,你当识相一些。” 这人用头顶对着自己……他已经摘去了官帽。 隔他近了些,刘邦低声道:“为了秦桧,连官都不做了,你得想好了。” 这人听了这话,先是微微一愣,随后笑道: “官家误会了,臣是君的人,儿是父的人,妻是夫的人,臣是汉人是宋人是江西人,却唯独不是秦相的人。” “不是秦桧的人,你就更不应该这么做了。” 朱松继续道:“官家知道‘理’吗?” “什么是理?” “理者,天理也。” “什么是天理?” 朱松没有迟疑:“三纲五常即为天下定理。” “君为臣纲,做人臣的,自然当效法君主的行为,但您杀了吴尚书……” “仁、义、礼、智、信,您这样做,既不仁,也不取于义,既不遵礼,也不明智,还违背了太祖皇帝立下的誓言,这是不信。” 刘邦品了一会儿这话:“这便是你的理由?”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中年人说话一直不温不火,像是一个话多一些的木头。 懒得和他废话,刘邦也没拔剑,带着剑鞘就把剑架到了这人的脑袋上: “去,上,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