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男人此时皱紧了眉头,不悦地说道:“你懂什么?不知道开车的不能挡送葬的?” “再说了,你知道这些送葬的队伍什么来历吗?” 女人很是不解,摇了摇头。 而男人此时也深吸了一口气,“我也是今天早上听别的同事说的,告诉我不要走这条路,今天九门的人送葬会走这条路!” “你同事怎么知道的?”女人疑惑地问道。 “他说他吃早饭的时候看到了,那些棺材上面都刻着他们九门的姓氏,再说了,若非是九门的人,会有这么大的阵仗?” 男人摇了摇头,看了一眼后视镜里的送葬队伍,见已经离开了很远之后,才松了口气继续说道。 “现在整个潭州市的人估计都知道今天九门下葬了!” 说完,男人打开了车载收音机,随后喃喃说道:“奇怪了。” “这九门下葬,搞得路上这么拥堵,交警怎么也不管一管呢?” 正想着,车载收音机里传来了潭州市早间新闻的声音。 “大家好,欢迎收听潭州市早间新闻,我是主持人冯涛!” “我是主持人娇娇!” “娇娇,你听说了吗?今天早上,市区环南路段出现了一支非常奇特的送葬队伍。” “是那支九门的送葬队伍吗?我倒是听说了一些。” “那你了解这支队伍的来历吗?” “九门啊!现在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九门下葬,不知道九门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 “是啊,我们从昨天凌晨三点起,就接到了相关消息,更有人看到九门的人从芙蓉区一直走到了环南路。” “那岂不是走了一整晚?” 此时,潭州九门的人正行走在道路的右侧,每家出三十人,排列得整整齐齐,如同方队一般,靠在路边并未影响交通。 之所以没有车辆通行,是因为司机们看到这样的队伍后,实在是感到害怕。 这支队伍,全都是穿着白色孝服的送葬人员,每家都抬着一口棺材。 每口棺材四周,都有八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抬着,他们肩膀上的毛巾早已被汗水湿透,但却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 因为老话说的好:抬棺下葬时,若棺材落地,就意味着要在此地下葬。 这可是在马路上,如果在这里下葬,死者恐怕不会安宁! 更何况,道路交通局也绝不允许在大马路上进行下葬仪式! 在棺材前面,还有一个穿着白色孝服的人,每走三十几步,就会撒下一把纸钱,漫天的纸钱让这片天空弥漫着一股悲凉的气氛。 奇怪的是,这些人的脸上并没有太多悲伤的情绪,仿佛这种情绪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他们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为棺中之人消耗殆尽了。 唢呐声从凌晨三点起就没有停过,期间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批唢呐艺术家。 为了今天的下葬仪式,九门特意请来了许多懂得吹唢呐的师傅帮忙送行。 这支队伍中,光是吹唢呐的人就有五十个,可见今天九门下葬的规模之大。 这样一支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正穿过市区,向着市区郊外名为升龙山的墓地走去。 一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车辆也绕道而行。 即使路上堵了很多辆车,也没有一个人鸣笛催促。 看到这一幕的路人们,心中满是怀疑和惊奇,但却没有人敢靠得太近,毕竟九口棺材一起出殡,任谁都会觉得有些瘆人。 “真是奇怪,现在殡葬服务这么发达,打个电话给火葬场不就完事了?还用得着自己抬棺材去下葬?” “哎,你可别乱说啊,你知道这些人都是什么人吗?” “什么人?” “兄弟,看来你还是太年轻了,不了解潭州市。你看到的这些穿着白色孝服的人,可都是潭州九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