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7章 奴隶置换-《丰碑杨门》


    第(2/3)页

    王明诚惊愕,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旋即,他冷静了下来。

    杨延嗣如此厚赐,必有要求。

    他跟随了杨延嗣长达半年之久,作为一个善于揣摩的人,杨延嗣的行事方式,他已经揣摩到了一点儿痕迹。

    果然,在抛出了诱饵以后,杨延嗣又继续说道:“明诚,我需要你去做一件事,以此来证明,你有资格坐上府台的位置。”

    王明诚几乎毫不犹豫的躬身道:“大人尽管吩咐,属下必定万死不辞。”

    杨延嗣摆手,示意王明诚坐下,“也不是什么难事,只需要你押解着交趾的俘虏,一路沿海而上,去辽国,换取一些汉人回来。”

    这还不算难事?

    国家形式的置换人口,这种事情王明诚闻所未闻。

    跋山涉水千里之遥,只为置换人口?

    这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了吧?

    所幸王明诚是一个汉人,转念一想,他就明白了杨延嗣的用意。

    汉人和交趾人相比,一个汉人远比十个交趾人。

    特别是在耕种方面。

    眼下杨延嗣还在不断收拢着俚人和僚人。

    杨延嗣手下根本不缺能征善战的兵卒,缺的却是能耕种的汉人。

    交趾人懒散,不事生产,完全不能跟汉人相比。

    王明诚踌躇道:“大人,从交趾到辽国,路途遥远,远超千里之地。此番去置换人口,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了吧?为何不直接通过邕州,把交趾人输送到大宋去,然后再从大宋抽调汉人过来?”

    杨延嗣端起茶杯,瞪了王明诚一眼,浅尝了一口茶水后,才叹气道:“你以为我没想过这个问题?这些交趾懒货们,全送到大宋去,很容易被人拆穿。最多也只能置换一两次,根本不能长久置换。

    辽国不同,我相信辽人会用皮鞭告诉这些交趾懒货,什么叫勤快。

    再说了,根据我的预算,这连番大战过后,交趾剩下的人口没多少了。

    人口奇缺,要弥补上这么一个大缺口,我们要把更多的办法一起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