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古书《挥麈录》-《古玩之金瞳鉴宝》


    第(2/3)页

    ….

    合上笔记,沈愈很是严肃的说:「青青,笔记记录的很好,没有任何可以挑出来的毛病,只是这本笔记上记录了很多著名瓷器鉴定大师的心得,在未曾征得这些鉴定大师同意前,一定不要随意让外人看。」

    顾青青知道沈愈的意思,「知道了愈哥哥,我是不会给外人看的,只是愈哥哥你对我来说,从来都不是外人。」

    沈愈讪讪一笑,赶紧低头将办公桌上的那本线装书拿了起来。

    这本古籍很厚,品相也好,没有虫蛀污垢也没有缺页。

    封皮上面写着《挥麈录》三个大字。其外还有一行小字,「万历戊戌,金陵富春堂精刻。」

    「咦,竟是《挥麈录》。」

    挥麈录这个书名很奇特。

    所谓

    「麈」,就是鹿的一种,其尾可做道士拂尘。

    不过这并不是***家经书,而是一本由南宋王仲言所编撰的古籍,讲的是两宋之际的一些史实掌故。

    全书共二十卷,分为《前录》、《后录》、《三录》、《余话》。

    全书大约为18.4万字,在古代也算一本大部头了。

    翻开第一页,一个大大的愈字就在第一页,看到这个愈字,沈愈登时就睁大了眼睛。

    「这???这不是我少年时捡漏前年却被老爹顺走换钱的那本富春堂精刻本吗?」

    上面这个「愈」字是沈愈做的一个记号。

    此书本是他的珍藏古籍之一,是他高中时在楚州旧货市场捡的一个大漏,平时视若珍宝,翻看时往往不忍释卷,只是最后还是被老爹顺走卖与别人,让沈愈想起来就心疼不已,哪知今天却是重新遇见此书。

    「缘分,真是缘分!兜兜转转一大圈,又看到你了。」

    《挥麈录》,沈愈少年时就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印象最深的是此书余话中一则故事,叫作「王定观服丹砂。」

    王定观是元符殿帅王恩之子,与这本《挥麈录》都姓王,算是本家。

    王定观此人很有才学,打小就腹有诗书,所以非常受宋徽宗赵佶的赏识,人称:少年贵仕。

    不过二十八岁的年纪,官职已经是从三品的殿中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