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河床化石-《寻龙档案》


    第(2/3)页

    当时,姜窑村的石龙数量为十条,均只有龙身,有些还只是露出部分背部。更令专家们惊讶的是,这些石头外面是黄色,里面是灰色,很像骨髓......!

    于是便有人想到了大型动物的化石!

    多年以来,对于龙的起源一直有很多说法。最近几年,通过历史学家的进一步考证,居然提出了中国最早的“龙”竟然是扬子鳄。

    而经过专家们仔细观察,那石龙的龙身,确实和扬子鳄有几分相似。也正是基于这种推断,有人提出,这些古石龙,会不会是扬子鳄或者其他大型动物的化石呢?!

    虽说当时并没有人提出过硬的相左证据,但这一种说法儿却是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否定。因为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这世上会有几百米长的动物存在过......

    ......

    所以,这便要求专家们,一定要用更科学更客观的态度去对待这十条石龙。

    于是随后,新的观点,很快便出现了。

    专家们细致的考察了当地,发现卧龙岗地表有一层砂成岩,有海岸阶地的波痕。路边又有裸露的海蚀岩,石上还有水流冲刷的沟痕与风洞,可算是一种砂成岩结体。而在山坡上还有一些蛋当地人所说的“龙蛋”,但是专家们却认为那是海龟蛋。

    所以,根据这些证据,有专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判断:姜窑村一带,曾经是大海海边,山岗的位置就是海岸阶地,而石龙就位于古海浅海的位置。他认为,石龙实际上是古海沙在自然脱水、固化、收缩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的巨型脊柱形状。也就是说,在古代的海消失后,原来沉积在海底的泥沙,慢慢变干,并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形态。

    但是,这个说法却仍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因为这里边仍有三个问题讲不清楚。

    一、邯郸是否曾经真的是一片汪洋大海呢?谁能证明?!

    而实际上,从第四纪即248万年以来,邯郸附近并没有关于海相方面的记录。而石龙形成时间仅10万年左右,所以不可能是海底沙沉积而成的。而且在当地考察也没有发现海相的证据。

    二、这些石龙不管是什么原因生成的,却又怎么会一下子出现了十条之多,并且如此有规律地排列着呢?

    嗨......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