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章 大明雷霆-《护国公》


    第(2/3)页

    那里两支列阵的军队正在这座沙洲的盐碱荒草中相对而行。

    从北向南的是陆战队第一营。

    四个哨的步兵前三后一,前三个哨列横阵,全是中间长矛两边火枪,所有步兵就这样排着整齐队形,在前面军官和旗手鼓手带领下整齐向前。在横阵后面剩下一个哨同样以长矛居中列阵跟随,因为脚下都是平坦的沙滩,这些士兵队形相当整齐,看上去颇有气势。

    而他们的对手……

    他们的对手几乎一模一样。

    这时候赤坎楼还没修好,那是原本历史上一六五五年建成,现在只有无防御的市镇,而荷兰人在这里的防御以热兰遮城为核心,这座城堡实际上建在同为海岸沙洲的大员岛,或者也叫大鲲身。这样的沙洲从南向北一大串直线排列护住海湾,向南从大到七鲲身甚至落潮都能连成一体,而最主要深水通道就在大鲲身与北线尾之间,也是在热兰遮城的火力覆盖守护的范围。以明军舰队的火力硬攻是不现实的,最大十八磅炮是轰不过棱堡的,黄斌卿和郑彩的选择和郑成功一样,都是趁着潮水通过北线尾和加荖湾沙洲之间的通道也就是鹿耳门,然后进入被称为台江的海湾。

    先夺取易于攻占的赤坎并且以赤坎为基地攻热兰遮城。

    于是核心变成了北线尾这座沙洲。

    这里有一座小堡垒。

    郑成功进攻时候,这座小堡垒已经被台风的风暴潮摧毁,但现在作为前线指挥的郑彩就必须先打开这座小堡垒,他的战术是战舰炮轰再加上海军陆战队登陆,这也是标准的海岸堡垒进攻战术。

    荷兰人同样派出步兵救援。

    双方在北线尾这座沙洲上展开陆上战斗。

    原本历史上也是在这里。

    但那一次与荷兰人战斗并且击退他们的是郑成功的铁人军,而这一次是海军陆战队的步兵。海军陆战队的战术和山地军一样,只是因为运输限制没配备骑兵,更准确说都是古二爷的步兵线列。

    至于荷兰人……

    荷兰人是古二爷他老师的。

    这时候的荷兰人肯定是玩莫里斯方阵了。

    所以在明军对面同样也是长矛居中火枪两翼的线列阵型,不过不同的是,荷兰人的阵型更厚,因为明军纵深是六列而荷兰人是十列。双方投入的兵力相差无几,明军一个营是五百多人,荷兰人实际上只有一个团,而一个莫里斯方阵团也是五百,但因为纵深的差别,他们实际上是一个更大的方阵,相比起来明军的看似更单薄。

    但双方都没有伴随的炮兵。

    明军的九斤炮太重,必须得有码头才行,而荷兰人同样也无法把他们的大炮用小艇运到北线尾,就算运到了在北线尾这种沙洲上也寸步难行。

    “这真是有趣啊!”

    郑彩感慨道。

    而此时鹿耳门外海,二十艘明军巡洋舰和数十艘老式战舰改装的运兵船上,所有水兵也在好奇地看着这场规模并不大的战斗。同样他们的战舰上,一门门大炮也在不断发出怒吼并将炮弹射向荷兰人的堡垒,那座不大的连风暴都扛不住的堡垒已经千疮百孔。

    同样北线尾岛上,刚刚登陆的海军陆战队第一旅指挥同知,原本历史和郑成功一起收复台湾的马信,也在饶有兴趣地看着荷兰人。

    “停!”

    他举手喊道。

    旗手的旗帜挥动,整个线列全部停下。

    “准备炮击!”

    他喊道。

    好吧,明军其实是有炮的。

    他们的大炮在后面海滩上,四门二十斤臼炮已经完成架设,伴随他的命令发出,这些小水桶一样短粗的火炮喷射火焰,四枚开花弹拖着烟迹飞出,但都没有击中目标,只有一枚落得比较近,爆炸的弹片打倒两名荷兰士兵。

    不过却造成了荷兰人的小小混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