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取白绫,叩问祖宗!-《谋千岁》


    第(3/3)页

    她双眼一翻,意味深长地看了高老夫人一眼,便转身只留下一个背影而去:“我家郎君如今正在叩问祖宗,大梁朝的规矩诸位怕不是都忘了?”

    大梁朝的规矩,长房嫡出的子孙确实有这叩问祖宗的资格。

    只需按往常祭祀的时候一般准备新鲜三牲,泼新鲜公鸡血,便能请来祖宗之灵,叩问先人。

    而此仪式,不可被任何人打断。

    这话一出,旁人的面色虽有些难看,倒也只是觉得被明棠钻了个空子,没法拿捏她;

    高老夫人却被气得额头青筋暴涨。

    她已经当了这养尊处优几十年的镇国公夫人了,怎能想到今日还有受此羞辱的时候?

    明棠身边这使女此话说的,虽未指名道姓,却是在打她的脸——

    大梁朝,一向都极为看重嫡庶之分。

    正如周天子分封最重嫡长子一般,大梁朝的规矩也规定,士族传承、家族祭祀等是一应必先紧着嫡系,再按长来。

    至于妻室,身份最贵重的自然也是原配嫡妻,再是填房继室,再是妾室、平妻之流扶正。

    祖宗礼法,绝不可一味偏心妾室庶出,嫡庶之间有天壤之别。

    也正是为何上回小年祭祖的时候,明棠虽是小辈,却能站在明二叔的前头,只因她的父亲是镇国公的原配嫡妻唯一的嫡子,她才是整个镇国公府之中血脉上最为嫡系之人。

    而高老夫人自身却并非原配嫡妻。

    她早年是镇国公的妾室,后来镇国公的原配夫人、即明棠的亲祖母病故,高老夫人才从妾室提拔成了贵妾,诞下子嗣之后又提为平妻,此后再扶正,而非是外头娶回来的填房继妻,更是卑贱一等。

    高老夫人这些年虽一味强调自己的镇国公夫人身份,亦十分看重自己亲生的这两个郎君,常常将这两个儿子当成嫡子一般对待,但实际如此,她膝下所出的明二叔和明三叔二人皆是她尚为贵妾之时所生,绝不可称为嫡系。

    即便这十几年来,人们心口之间的嫡庶之间略有些松动,妾室平妻扶正之后所生的子嗣也可称为嫡系,明以江也能算个镇国公府的嫡长子,但在真正的原配嫡妻所出的嫡系面前,仍旧不可同日而语。

    彼时,高老夫人刚刚扶为正妻的第一年,曾极为风光地打扮自己,想与镇国公一同回祖籍宗祠主持祭祀,却不想宗族请来的几个族老将她拦在祠堂外头,痛斥她身份不正,不为嫡系,不配进宗祠奉养祖先。

    此事何等颜面扫地,高老夫人从此对祭祖一事深恶痛绝,再不参与。

    随着镇国公的离府不管事,高老夫人一人在明府之中独大,膝下的二子也确实争气,大房所剩的最后一根独苗苗明棠又被她远远地赶到乡下去了,她便逐渐将当年身份不配的屈辱忘在脑后,哪能想到还有今日?

    两地不同的祠堂,祖老当年的痛斥却言犹在耳,字字句句皆指她的出身不正不嫡,她的卑贱与不配仿佛已经刻入她的灵魂骨髓。

    而明棠一身雪白氅衣,自祠堂正门而出,步步方正,乃是整个镇国公府之中最有资格走祠堂正门之人。

    她浑身白衣胜雪,纤尘不染,在这黯淡无光的天色里都显得熠熠出尘。

    明棠是来上天地香的。

    她眉目温和,敬天敬地,手插香炉。

    便在那香插稳的一刻,祠堂之中陡然传来惊天的惨叫声:“老夫人,救我——”

    此声凄厉恐怖,将死之人对于生的渴望力透耳鼓,惊得有人都退了半步。

    而明棠神色安然,并无一丝动弹。

    她面无神情地看着眼前的高老夫人,高老夫人顿时又想起自己常做的那个梦魇——

    忘川河畔,奈何桥上,鬼气森森之中,这双眼就这般漠然地凝视着她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