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问祖母,可堪为主?-《谋千岁》


    第(2/3)页

    这阖府之中,最没资格置喙于人就是叶氏。

    “你……”叶氏被这话堵得面色红红白白,又想起来上回在荣德堂门口,连牙都被打得松动了的惨样,憋着一口气,却再也不敢多说了。

    而高老夫人欲言,却又被一边的拾月打断:“我们小郎说了,今次之事不可打扰,待祭礼完成之后,自会出来亲自与老夫人分说,还请老夫人稍安勿躁。”

    高老夫人接连被打断,此刻心中已经是满腹的怒火,闻言更是冷笑不已:“你们主子当真是懂孝道,祖母当前,竟如此不敬!”

    拾月已然不接这话。

    两拨人就这样对峙着,偏生高老夫人当年被说过的不配仿佛魔咒一般刻在她的骨髓,她连祠堂的半步都不愿踏入。

    高老夫人不进祠堂,不知道里头究竟是怎么样,心中只在想着,方才金嬷嬷那一声凄惨的惨叫,是否意味着她已然当真被那小野种勒死了?

    越是这样想,高老夫人心中的惊怒越燃越盛,恨不得当场叫人将明棠从里头捉出来打死。

    叩问叩问,她哪儿来的事情叩问?

    难不成她还真以为这世间有什么在天之灵?

    若是真有在天之灵,她早被索命的恶鬼杀了几百回了!

    问问问,最好是被她当真召出个恶鬼来,当场将她杀了算了——这明棠放在心头,终究是一场心腹大患!

    早知如此,当初将明棠赶到乡下田庄去后,就不该听信所谓道士的话,相信这小野种在外头远远地活着家中运道才能兴旺,当时就应该寻个法子杀了明棠!

    且看她自己的亲生儿子和亲生孙子个个争气,升官加职的比比皆是,岂是靠着这小野种在外头换回来的运道活着的?

    高老夫人丁点不信,心中越发急躁。

    没了人说话,一下子便安静下来,静海王府那几个管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究竟在传递什么讯息。

    便在这样的寂静之中,随着祠堂里一声低沉悠远的编钟之声,明棠声小却坚定的字字诘问,从祠堂当中缓缓流出。

    “敢问先祖,明棠身为长房嫡孙,何以落得如此遭人无视、凄凉至此的地步?”

    “幼年体弱,正是最好将养的时候,承蒙祖母照顾,到京外的田庄养病,一身病弱骨,也好赖苟延残喘到今日,岂料回府,便是各种风刀霜剑严相逼——祖母何等宅心仁厚之人,必是受了奸奴蛊惑,这才如此对待于我。”

    “除夕之后,祖母身边的人才姗姗来迟地送来压岁红封,彼时就是这刁奴负责转送红封。这刁奴以下犯上,当时便对我出言不逊,罪当赐死。是我念起此人一直伺候在祖母身边,劳苦功高,不曾怪罪,却不想这刁奴今日又故技重施。”

    “今日我在院中教导义弟,因义帝顽劣不懂事,不肯学习念书,故而出言吓唬他,要将他送予外人,却不想这婆子公然翻墙于我院墙之上,偷听我主仆谈话。照大梁律令,奴仆不得私自偷听主家言谈,违者赐死。我本意好言相劝,这贱奴又再次以下犯上口出不逊。”

    “世间诸事,能容忍者有一二,却事不过三。便是这奴仆是长久伺候在祖母身边的老奴,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目无主子,以下犯上,出言不逊,触犯律令,便已是该赐死的时候。”

    “大士族者,本就应当上下有道,长者慈,幼者孝;为主者宽仁,为仆者敬重。若长者不慈,幼者不孝,为主者不仁,为仆者不敬,家中风气何以为正?这院中的奴仆,个个都学会看菜下碟,乱为本事,随意触犯律令还无任何惩罚,再大的家业也将败于此代人手中。”

    “为家者,当以小见大,明棠今日在祠堂这等庄严之地,勒令赐死此刁奴,正是欲在诸位先祖的英灵牌前,昭告我镇国公府亦是门楣端正森严,绝不容忍这以下犯上的刁奴屡次重犯。”

    “还望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宽恕后人明棠此番行迹突然,明棠叩首再叩首。”

    明棠言谈说话,总是不急不徐。

    而就在那沉沉钟声之中,明棠的声音随着钟声远远地传出来——一片寂静里,每个人都听见她的话,字字安静,却字字掷地有声。

    分明还是温和平静的语调,却能讲波澜壮阔之势;

    尚且稚嫩的少年嗓音,言谈为家之道,偏偏字字珠矶,无一错漏,叫人心生震撼。

    立在台阶下的几个静海王府的管事顿时就变了脸色,更何况他们也听出此话之中言及,她潇湘阁之中藏的人是她的义弟,而非沈世子——那人所言,分明就是说明棠将沈鹤然充作奴仆,带回镇国公府,证据确凿。

    他们今日本就是冲着这件事情来的,怎能叫明棠顿时否认自己院中藏的人就是沈鹤然?

    方才还一个个安安静静的,这会子事情提到他们身上来了,立即闹腾不已。

    但这祠堂本就是一士族之中最为清净尊贵之地,他们身为外人,又是仆从,绝不可私自闯入,于是一个个皆在台阶下满腔的不快,干瞪着眼。

    老夫人一开始还有些愣神,后来听着这话,几乎气的要吐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