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您以往生气的时候,不就是这样?”朱英笑着说,“今日倒是没生气,您可不知道,孙儿来的路上,就着急得很,生怕爷爷你被气个好歹来,如今看到爷爷的模样,孙儿总算是放心了。” 老朱哼道:“这样的事,生气又有什么用?与其自己生气,倒不如让其他人更难受。他们以为,只是这样的程度,就能让我生气了?他们想得美!我也不去查到底是谁做了这样的事,凡是敢议论储君的,都该杀!” 这是宁可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 朱英摸着下巴,忍不住感慨道:“您或许跟曹丞相有些共同语言?” “屁!”老朱一听这话,可不爱听了。 虽然老朱这个人做事是挺双标、护短,还有些狂暴,一旦狂暴起来,那是真大开杀戒,但老朱也不乐意有人将自己跟那位曹丞相放在一起比。 不是因为别的,他觉得自己是受命于天,才成了大明皇帝,才建立了大明,可不是曹家那群人,谋朝篡位啊! 见爷爷脸色都变了,朱英也没继续撩拨,不然怕是少不了挨揍。 虽然他从有这个世界的记忆起,挨揍的次数屈指可数,但不到十五岁的时候,有那么一次,他出去游玩过了时间,回来得很晚,本以为爷爷经商出去了没在家,结果回去正好撞到了归来等候他多时的爷爷,当时被爷爷撵着跑来着。 对方没打到他,但显然,真惹急了对方,对方真能化身毫不讲究风雅的普通爷爷,抄起什么,就能撵着他跑。 朱英立刻将话题重新转回到了抓人这件事身上,他过来,就是劝说爷爷不要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爷爷,孙儿过来时,他们就已是抓了数百人,听说还要再抓上几天,那岂不是要抓个数千人?” 以他爷爷的杀性,不会真把数千人直接咔嚓了吧? 他知道,这数千人里,必然是有人真的浑水摸鱼搞了事情。 但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百姓,他们可能的确是讨论了皇家的事,但也就是普通的八卦,不至于因此就丧了命。 这些人里,还男女老幼都有,上到七十岁的老翁,下到十岁的娃娃。 朱英是绝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么多人被爷爷咔嚓了的,哪怕一次劝说不下,他也要继续劝说。 这些人若是杀了,那冤死的人,可就太多了。 简直比大明初期的几个大案都触目惊心,原本这个历史线上会在这几年出现的大案,被牵连的人多半也是官员跟读书人,这次被抓的,虽然也有官员跟读书人,但百姓居多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