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苦难的别名-《无法隐藏的秘密》
第(2/3)页
“小红,你怎么不跟你爹坐在一起写作业呢?这样不是也节约一点吗?”妈指责小红不该浪费能源。
“我,我怕!”小红支支吾吾道,“我怕爹,骂我!我老是把题目写错,他看到我写错一个题,要罚我在另外的练习本上再改正做十遍,这样我不是更加痛苦了吗?”
“你爹严格要求你,是对的,你不要怨他怪他,你自己多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做题更细心谨慎,避免犯错误,才会进步嘛!”妈伸手轻柔地抚摸了一下小红的脑门和后脖。
“完成了!我们出发吧!”小红扔下手中那支圆珠笔,叫道:“二哥,走起!”
兄弟俩手牵着手,走出了家门,呼唤“刘文彩”一道沿着石板路,走向村口的半月井。
“刘文彩,你捉到好多鱼了?明天我和小红准备上街去卖鱼,你去不去?”小黑问起外号叫“刘文彩”的田文才。
“刘文彩”笑着说:“还不到一斤,过几天再才去。”
月光如水,泻洒在山冈原野上。玉龙河上,坐在皮筏上撒网捕捞的打鱼人兴致正浓,额头上挂着探照灯,双手忙碌着,把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儿捉住,扔到水桶里。到河滩上捉鳖,到四方井捉鲢鱼的渔翁不知疲倦地盯着水面。兽脊似的远山连绵起伏,云雾迷蒙。古老的香樟树枝繁叶茂,连同玉盘似的月亮,倒映在半月井里。树上的鸟儿早已栖息,偶尔传来蝉儿的一声惊叫,打破夜空的寂静。
“哇!真凉快!”小黑率先踏过青石板,扑在井水出口汇流成小溪的沙泥上,闭气潜在水里大约半分钟,钻出水面,一边抹了一把脸,一边发出一声惊叹。“哇塞——太舒爽了!”
“兄弟,别泡久了,担心将来得风湿病!妈叫我来喊你们回去了。”小白跟随在后面,站在岸上催促提醒。一阵微风轻拂,小黑顿觉一股凉意,连忙上了岸。
泡完澡,一行人返回村里,踏响石板路传出“笃笃”声,惊起村庄里传来三两声稀落的“汪汪”的狗吠声。夜渐渐深了,静谧如诗的村庄缓缓地进入沉睡的梦乡。
半夜,书桌上的闹钟突然传出像电话铃声响的声音,“丁零零丁零零......”,响声急促而刺耳,把还在梦乡神游的孩子们唤醒,去支援抗旱。
“快起床,快起床啦!”妈妈呼唤道。
老爹早已趁着夜色迷离,去玉龙河上游的水库和被絮塘放水,开抽水机抽水,好在有限的三十分钟内给自家责任田充分地输水灌溉。妈妈和小白抬起水车,小黑、小花和小红拿起水桶、脸盆、木瓢等工具,就像行军打仗的游击小分队那样立马出发,借着如水的月光,来到玉龙河畔的小溪边,用石头泥巴拦截成小堤坝。六个人在那半个钟头里争分夺秒,或疯狂地摇水车,或马不停蹄的用桶打水往干涸的稻田浇灌,或拼命的用盆瓢不停地舀啊洒啊,将心中渴求滋润和丰收的希望伴随清幽的月光随风飞扬。
小黑挥汗如雨,累得腰酸背痛,才又带着疲惫得快要散架的身子回到家里的床上,刚躺下还未睡着,便听到公鸡“喔喔”地报晓了。
待到一觉睡醒,窗外明媚的阳光洒在床前。老爹安排小白和小花去放两头牛,叫小黑和小红去村后还有一块面积将近一亩的三类旱田实行摇水车灌溉。爹单独扛起水车,带领小黑和小红赶到那块菜刀形的稻田边一看,田边有的地方已经干得泥土开裂了,金黄的稻谷却粒粒饱满。
“这块田收割以后,还要再插种二季稻,必须今天早上把它灌透了。”老爹在溪流与小水沟交界的地方放下水车,下达了指令,随后奔向村子前面的田野干别的农活去了。他经过格格岭自家的西瓜地时,意外地发现西瓜好像被谁摘走了一个,不远处的菜地里还隐藏有扔弃的西瓜皮,不禁感到纳闷了:难道有谁来偷瓜吃?
小黑发现这块稻田高出溪流的水源一米多,距离水车供水的地方还有大约五十米,从溪流把水引到沟渠里,得先把沟渠灌满水,再才往稻田输水,任务非常艰巨。
兄弟俩先是一齐动手摇水车,水车轮轴疯狂地转动不已,带动吸刮水流的木片推动着“哗哗”的水流哼唱着小曲,从小溪的低处往沟渠的高处奔跑。小黑站在右边,小红站在左边,每人双手握着木把儿使劲摇,一起数着数,摇到一百圈就停上大约半分钟。
“这样不太好,咱俩轮流来换班,每人摇一百圈,可以争取充分利用时间。”小黑提议道。他不由得又回想起多年以前孩童时代的那一幕幕生活画面——
“行!你先干,我帮你数数。”小红松脱了手,一屁股坐在沟垄上,喘了一口粗气。“要是能吃点东西,喝点水,补充能量,再干活就好了。”
“别废话!坚持就是胜利!浇完水再回家去吃喝拉撒。”小黑在水车前站直了身子,伸出双臂,抬起脖子和头颅,试着摇晃了一圈,溪水慢慢地吸引上来了。接着,他满怀激情地加快了节奏,念起了从德叔那里学来的段子:“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难不难,想想抗美援朝打上甘岭那一年......”
“一,二,三......九十八,九十几,一百!”小红像幼儿园的孩子那样数着数,也跟着提速。小黑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气喘吁吁地完成了第一轮任务,坐到沟垄边,顺手扯了一根狗尾草,折断成几截,制成牙签,往口腔牙缝里剔牙,一边看着水车转动,一边心里默念着数字。小红控制节奏比较缓慢,进行匀速运动,像是老练的长跑运动员。
这样来回轮流了三转。太阳升得离东边紫山的牛形坳有一丈多高了。小黑觉得肚子里开始唱起了空城计,体力渐渐地消耗得有点难以支撑了。第四个轮回,等到弟弟小红数着“四十九,五十”的时候,小黑突然感到眼冒金花,脑袋发晕。待到弟弟缓慢地说出“五十一,五十二”的时候,小黑顿觉眼前一黑,身子发软,往右倾斜,歪倒在沟边的田埂上了。
“二哥!”小红见势不妙,掐着他的人中穴,大声疾呼:“小黑!我的二哥,你可别吓唬我呀......”
小黑晕倒在地,失去了知觉,任凭弟弟怎么呼唤,都没有了反应。小红被吓住了,慌忙跑回家里。正好迎面碰上老爹挑着一担水回到屋里,听到小红说起刚才的情况,他连桶里的水都来不及倒进水缸里,就急忙跑向村后的溪流边。
爹连忙心疼地抱起小黑,把昏迷不醒的他回到家里,给他擦净身子,让他睡在屋里的木床上。待到过了大约半个钟头,小黑才苏醒过来,睁开双眼,有气无力地说:“我这是在哪儿?”
小黑爹爹赶紧把熬好的姜糖汤汁用口杯装来,灌给他喝,再喂他吃荷包蛋,品尝久违了的土猪肉,觉得好香好甜。的确,接连的干农活,把人折腾得饥饿干渴加上疲累,一度缺乏营养的他只能累晕了。
妈妈从晒谷坪上翻晒谷子回来,听小红说起小黑在摇水车的时候累得晕倒在地,不省人事,急得直掉眼泪,担心小黑一命呜呼。她赶到床前,摸了一下小黑左手腕的脉搏,还在跳动,只是有点微弱,总算松了一口气。可是,她看到小黑瘦弱的身子,苍白的脸色,不由得叹了一口气,眼里噙着泪花。
“我可怜的儿子,让你受苦了,累得死去活来。”小黑妈妈握住小黑的手,发现他的手掌上已经磨出了茧子。“你人又长得瘦小体子弱,夜晚又没睡好,没睡个饱觉,早晨又饿着肚子,哪能不熬出病来呢?你若是待在农村里,一点儿优势也没有,身不强,体不壮,靠体力劳动赚钱多难呀!到时候,恐怕会像村里头的老单身公“望远镜”田望远那样打一辈子光棍了!你搭帮前些年刻苦用功读书,跳出农村去,要不将来怎么消受得了?放假回来才做了不到几天的事,就搞成这样了,今后要是处对象成了‘半边户’,得帮衬着种田地,还怎么能够养家糊口?......”
小黑醒来,被妈妈扶起靠躺在墙壁上,看到妈妈眼里泛着泪光,听到妈妈一番发自肺腑的诉说,不由得鼻子发酸,眼泪也跟着不争气地涌出来了,豆大的泪珠夺眶而出,顺着脸腮流淌,滴溅到盛着猪小肠和花生的碗里。以往小黑每当生病了的时候,爹妈都会改善伙食,格外照顾他,心疼他。
“小黑和小红吃了早餐,给你兄弟俩放假一天,上街去卖鱼,玩一下。”老爹体惜两个弟弟,却引来小白的不满,可是小白却敢怒不敢言。
“大哥,我们想骑单车去!”小黑冲着哥哥小白叫嚷了一句。家里买来的是“二手货”——用旧了的“永久”牌载重自行车,虽说是上海货,是名牌产品,毕竟人家德叔骑了好几年了,在上大学进城以后派不上用场了,就便宜卖给小白家了。家里还只有小白会骑自行车,他也只教小黑学骑了一两回,还没有完全学会,无法骑着它上路,也不敢让他骑着上大马路,怕不安全,只能在晒谷坪上溜圈圈还行。
“不行,起码得再训练一个月才能骑自行车上大路,而且还只能一个人骑那种轻便小巧的‘飞鸽’牌单车,不能载人拖货。”老爹板起脸,严肃地说:“不然,人家开货车的把你撞伤撞死了,等于白撞了一条狗!”
“二哥,我俩走路去得了,也就十二里路,步行顶多一个半钟头就到集市上了。”小红知趣地打住了。
小黑和小红在家里拿杆秤把捉来的泥鳅鱼和鳝鱼称了重量,然后放下杆秤,轮番提着装有五斤鱼的铁水桶,往县城走去,来到百货大楼对面,站在靠近新五拱桥桥头的一根电杆树攘攘的人群,也不吆喝,站了大约半个钟头,没有人来买鱼,甚至连过问的人都没有。过往的行人可能以为这两个人是在等候家里的哪个人。
兄弟俩怕羞,张不开嘴大声吆喝。小黑推着小红,叫他喊“卖鱼喽”,可是小红不肯,硬挡回来,叫小黑道:“二哥,你胆量大些,你喊!我可连上课都不敢答问哩!”小黑又提出伸手猜“包夹锤”,用竞猜“剪刀石头布”的方式决胜负,三打两胜,输了的负责吆喝。结果,小黑猜输了,压低嗓音喊了一声“卖鱼”,话音轻得几乎连自己都听不清。
小黑灵机一动,叫弟弟守候着装鱼的铁桶,自己到农贸市场打听到泥鳅鱼和黄鳝卖两元钱一斤,随后跑到旁边一个小商店,求店主给了一张废纸,借笔写下“卖鱼”两个大字,拿着跑回到桥头,举起那张纸,按在电杆树上。
过了几分钟,终于来了一位略微发胖的中年妇女。她头顶盘着头发,插着一枚雏菊形的银簪子,手里提着一个精致美观的菜篮子,里面装着牛肉、青菜、面条等东西,想必家里比较富有。
她扫视了一眼“卖鱼”两个字,驻足赞了一句:“字还写得不错!”她盯着铁桶里活蹦乱跳的泥鳅鱼与游动的鳝鱼,说:“你们这鱼是野生的吗?”
“是在稻田里和水沟里小溪里捉来的。我们都是捕鱼能手。”小红实话实说。
小黑答道:“绝对不是放养的,是从乡村的田野里一条一条捉来的,我们费了好大的劲,白天中午不怕太阳晒,晚上还借着月光去弄,半个月了,才凑够这五斤鱼,家里人舍不得吃,才拿到街上来卖。”
“好吧!也不用称了,我按市场价给你十块钱。”中年妇女从菜篮子里拿出一个塑料袋。“你把鱼全倒进来吧!”
小黑正要提起铁桶倒鱼,一位穿着工作制服的年轻男子走了过来,凶巴巴地说道:“这里不是菜市场,不能在这里非法占道经营!”
“请原谅,我们是第一次进城来卖鱼,不懂这里的规矩,下回一定到集市上去。”小红连忙向那神气十足的男子鞠了一躬。
“算了吧!人家农村里的小孩,大老远的走那么远来卖一趟鱼,也实在不容易。就这么几斤鱼,值几块钱,难道还能榨出油来?”中年妇女装好鱼,付了一张印有“工农兵”图案的拾元面额的钞票,帮着打了个圆场。
“看在你们是农村来的,进一趟城也不容易,又是第一回,算了,不追究了,走吧!走吧!”那名男子挥了挥手,示意小黑兄弟俩离去。“早点回家吧!”
“谢谢叔叔!”小红挺懂礼貌地微笑着说:“您真帅!”
小黑和小红高兴地走到一个挑着担子的卖货郎那里,买了四串冰糖葫芦,留在晚上去看露天电影时跟小白、小花一起分享。两人再每人买了一根棒棒糖,各自含在嘴里,边走边慢慢地舔食,觉得满嘴都香甜了。
小黑和弟弟走过新华书店,仿佛钉子被磁石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走进去,买了一本连环画书《长征》,喜滋滋地揣进衣兜里。他俩买东西,总共花掉了四块钱,决定把剩下的六块钱带回去,留一块钱给来看露天电影口渴时买冰棍吃,其余的五块钱交给妈妈。
经过人民电影院门口时,小黑看到巨幅海报宣传精彩功夫片《少林寺》,上映以来非常火爆受欢迎,万人空巷,再看票房售价五元,回忆起以前老师带班上的同学们来看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影片《上甘岭》时,观看影片的售价仅要一元,更觉得晚上的电影不容错过,非去看不可。
一路上,小黑尽管感到口渴了,却不去买水和饮料喝,在穿过北外街荷花巷时,看到卖凉粉的,有点嘴馋,但他还是咽下唾沫,忍住了。经过状元街时,小黑伸手摸摸裤兜里的几张钞票,还在,心里踏实了。他带着弟弟到马路边的露天水井捧起水来喝了个痛快,拎起铁桶又往家里的方向奔走。每隔大约一里路,他又伸手捏捏口袋里的纸币,生怕它们不翼而飞,回到家没法让妈妈的脸上露出笑容。
走到村口时,接近中午了。老爹笑盈盈地站在家门口,迎接两个孩儿,仿佛将军在喜迎出征凯旋的士兵。妈妈做好了饭菜,端上了桌。小黑放下铁桶,递上自己和兄弟们勤勤恳恳地捉鱼挣来的第一笔辛苦费。
妈妈笑得合不拢嘴,连声说:“娃娃们长大了,在行了,懂事了。”
“小黑,最近出了点问题,你吃完午饭,赶快到格格岭我们家里的西瓜地里去,躺在瓜棚里,看看有没有偷瓜贼?”老爹发出了新的指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