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言而有信-《乱世:开局加入六扇门,横推天下》


    第(2/3)页

    “剑下留人!”

    突然间,远处传来一声急切的声音。

    沈独眼眸冷冽,丝毫没有收手的意思,墨眉往前一递,电光火石间划破老者的咽喉,尔后又转瞬杀向陈端云。

    速度之快,仅仅留下一道模糊的残影。

    倏忽间,远处有一道刚猛无铸的可怕掌力袭来。

    罡风四溢!

    璀璨金光轰然释放,引动四周的气流爆鸣。

    沈独看也不看,抬手便是一掌轰出。

    ——七断七绝伤心掌!

    掌法看似平平无奇,却有一股诡异的意境,让人生出一丝悲怜,伤心之感。

    轰!!

    虚空一声爆鸣,罡气震荡。

    四周的雨水被震的散落开来,形成了一个隔空地带。

    一抹鲜血在昏暗的雨幕中悄然绽放!

    陈端云瞪大了双眼,愕然的看着远处的无头尸体。

    那是他的尸体!

    这时,众人方才看清,刚刚出手究竟是何人。

    一位长眉老僧。

    一身黄色的僧衣,手握一串佛珠,面露慈祥。

    有人认出了来人的身份,吃惊道:“是方圆大师。”

    众人对于此人,并不陌生,在这益州府一代,极为出名,乃是益州府大昭寺主持,曾经出身于少林。

    大燕的佛门并不兴盛,这一切都源于那位闭关的燕帝。

    在燕帝登基之始,就开始有意打压佛道两派,出具了一系列的政策,限制这两派。

    所以燕国的佛门并不兴盛,反而是在乾国,佛门极为兴盛。

    因为这一代的官家信佛,上行下效,所以乾国寺庙繁多,香火昌盛。

    “阿弥陀佛。”

    来人诵了声佛号,看着场中的惨状,单掌竖起,轻叹道:“施主,又何必痛下杀手,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

    他已竭力出手阻拦,却不曾想还是未曾拦下此人。

    当初无量剑派老掌门与他有旧,欠下一份人情,却不曾想,今日却要亲眼看着无量剑派的弟子惨死在此。

    沈独神色淡然,冷声道:“生死一战,何来的恩怨,是他们自己找死,与我何干。”

    “在场这么多人,你不妨问问,当时情况究竟如何?”

    人群中有人大声道:“方圆大师,此事的确是无量剑派挑衅在先的,也是陈端云提出比试的。”

    众人对于陈端云先前的行为颇为不耻。

    输了就是输了,也只能自认技不如人,但他又是泼脏水,又是让同宗之人出手,实在太过卑劣。

    方圆大师轻叹一声,不再开口,只是默默诵念起了往生经。

    随着方圆大师到来,福王府的人也赶了过来。

    动静闹的这么大,福王府的人就是想不出面都不行了。

    人群后方很快走来一众人,为首者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一身锦服,身上带着一股威严之势。

    此人正是福王府的二总管,郭铭,当初在江湖上,亦是一位名声显赫的人物,有着“断岳手”之称,曾经销声匿迹过一段时间,后来再出现时,已经成为了福王府的总管。

    “怎么回事?”

    郭铭看着场中情景,微微皱眉,脸色难看。

    这场盛会,乃是福王府牵头举办,如今在福王的地盘发生了这种事,明显是他们的失职。

    传出去岂不是有损福王的名声。

    郭铭先是看了眼沈独,尔后看向一旁面色发白的郑泽,冷声质问道:“这究竟怎么回事?”

    郑泽支支吾吾的,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心中胆寒不已。

    他知道,自己闯祸了。

    “我来说吧!”

    就在此时,一道清冷的声音突然从后方传出。

    紧接着,一道身负长剑,英姿飒爽的身影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见到来人,沈独眼中顿时闪过一抹异色。

    夏书瑜?

    没想到在此地竟然能见到她,先前竟然未曾发现。

    夏书瑜拱手道:“晚辈名剑山庄,夏书瑜。”

    各国虽然互相有摩擦,但却很少干预各大江湖门派,何况还是天下五大剑宗之一的名剑山庄。

    甚至各国皇室对于这些江湖大派,也多有拉拢之意。

    听见夏书瑜自报家门,郭铭不敢怠慢,拱手道:“见过夏姑娘!”

    谁都知道,夏书瑜可是名剑山庄庄主的关门弟子,未来是要承其衣钵的。

    名剑山庄的庄主更是天榜第八,有着剑神之称,就算是福王,见了也要以礼相待。

    这等人物,早已是独步江湖的存在,在千军万马中都可取人首级。

    夏书瑜看了眼无量剑派的几人,又转头看向郑泽,沉声道:“这件事起因是因为王府的人。”

    夏书瑜并没有什么避讳,更是直言不讳的讲了出来。

    其他人或许会惧怕福王府,但她并不怕。

    夏书瑜续道:“此人带着无量剑派的人来到此处,想让这位公子交换别院,见这位公子不答应,便提出比武决定别院归属。”

    “不过这位公子提出了生死擂,而无量剑派的陈端云也答应了,因此便有了后来之事。”

    这件事在场众人都清楚,只是无人站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