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尾聲-《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3/3)页

    知道自己這方已經被包圍了,他派人吹響號角,想要找到他們的太師。

    可也先怕阿貴率兵救援,早就將自身的旗幟丟棄,也不允許身邊的號角兵回應阿貴的號角聲。

    他失敗了,可他不能將瓦剌的全部身家賠了進去。

    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為瓦剌的勇士們開往一條奔赴大草原的生命之路。

    對,當他看到張輔所率領的明軍時,他就知道了自己的失敗,并在最短的時間內想好了解決的方案、

    他可曾悔恨沒有聽取阿刺的意見嗎,不,他從未有一絲后悔,因為大蒙古的勇士想要的東西只能依靠他們胯下的駿馬,他們高舉著的彎刀。

    他雖然失敗了,但他的子孫會獲得成功。若是沒有人敢嘗試進攻北京城,那么他的世代子孫將會把他們祖先的榮耀給遺忘。

    對于死亡,也先并不恐懼,他唯一不甘心的是,自己的冒險計劃沒有成功,他沒有做到成吉思汗鐵木真所做到的事情。

    而阿貴也在很短的時間內反應過來,他明白了也先的一片苦心,而后號令自己身后的兩萬騎兵,朝著明軍發起了沖鋒。

    因為也先的攪局,張輔所率領的明軍并沒有布置好,再加上也先以自己為引子,吸引了明軍的目光。

    現在的合圍并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阿貴率領著兩萬騎兵用了很少的代價,便沖出了明軍的第一道防御。

    突破后的阿貴沒有停留,他要去紫荊關,找到阿刺知院,這個瓦剌軍中的二號人物,商討如何救援太師。

    可阿貴卻不知道,本應該把守紫荊關的阿刺已經死在了紫荊關中,他也不知道他們的太師已經身陷重圍,他的頭顱過不了一會兒,便會被一名明軍割掉,而后傳首九邊,震懾士氣所用。

    奮力拼殺的也先知道他的結局,可卻不知道紫荊關中的阿刺已經死去的事情。

    他們想要進攻北京城,需要突破紫荊關,或是居庸關,可居庸關離宣府太近,兩方可互相支援,再加上居庸關的防備力量又是紫荊關的數倍,蒙古人短時間內根本就對居庸關造成不了重創,弄不好又是一場大同之戰,所以也先才在喜寧的建議下,選擇了紫荊關。

    而留下二號人物阿刺把守紫荊關,是因為紫荊關是瓦剌人的唯一退路,一定要留在瓦剌人的手中。

    可紫荊關從頭到尾都沒有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