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大勝-《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3/3)页
怎么樣才能打勝仗,就是要讓士兵們無后顧之憂,即便你死在了戰場上,也能獲得朝廷的殊榮,并且給予的撫恤,能夠讓你的家庭衣食無憂,這樣士兵才能奮勇殺敵,當然另一方面的原因,也是因為于謙確實心存憐憫。
而蒙古人的尸體便沒有那么多的講究了,就地挖坑掩埋,挖坑的掩埋的任務當然就是蒙古降兵做的了。
就地掩埋也不是一個人一個坑,而是由數萬的蒙古人連夜挖出了十幾個大坑,而后便將堆積成小山的尸體扔進這些深坑之中。
而阿貴率領的那兩萬瓦剌本部軍隊,張輔與于謙兩人當然也不愿意放過。
由陳瀛,石亨各自領軍追擊。
而阿貴一路逃竄,終于到了紫荊關,卻發現紫荊關上已是準備多時的明軍。
前有關口的阻礙,后有明軍的追擊。
阿貴不是也先,也不是阿刺,他根本就想不到此時自己這行人該如何辦。
當下心一狠,便命瓦剌軍隊攻打紫荊關。
可阿貴所攜帶的瓦剌軍團一無攻城的器械,二無足夠的軍士,當然對于紫荊關沒有一點辦法,就這樣在紫荊關下,阿貴浪費了最后的逃命機會。
石亨,陳瀛兩將引領著數萬的騎兵追趕了上來。
而后在紫荊關的明軍配合下,大破瓦剌本部軍隊,斬殺一萬六千余人,俘虜了將近四千的瓦剌人。
而在原先的歷史中阿貴就是被石亨所俘獲,而此時,阿貴還是被石亨打下馬來,有明軍士兵控制住了阿貴,再一次的俘獲了也先的猛將阿貴。
而后,便押解著阿貴朝京師趕去。
這些瓦剌人用繩索捆著雙手,一根繩索捆了四五十人,石亨率領五千的騎兵沿途押運。
陳瀛還背負著清剿周邊蒙古潰兵的責任,便率領自己的本部人馬到處游歷清剿蒙古人。
像陳瀛這樣的隊伍張輔派出了五支。
要盡早在京畿解決這些擾民的蒙古軍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