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闖關-《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3/3)页
“何以?”
“正統十四年,蒙古大部來襲之時,董山就曾經在后方侵擾,沈陽,遼陽,撫順等地,他是第一個敢對我們明軍下手的。”
“朝廷可有追究之措施。”石亨追問道,對于遼東女真他還真的知道不多。
“當時大戰剛剛結束,董山上書說是受到了蒙古也先的脅迫,朝廷并無追究之令,只是訓斥了董山等人,但現在看來,董山的野心很大,他頻頻滋事叩邊,應該是想要迫使朝廷改變朝貢互市的方略。”
“以武脅迫啊。”石亨冷笑連連:“既然他們想要以武脅迫,咱們也要兵貴神速,周指揮使大人,可否讓董山到沈陽一趟。”
周正說道:"現在遼東一應事務,特別是與建州衛,海西女真的聯系皆是由巡撫大人掌管,若是想見董山,只能讓巡撫衙門中派人去找。”
“沈陽城中有多少軍馬?”石亨對這些制度不甚了解,只能等自己回到廣寧后再與孫祥商議。
“帶甲之人八千,騎兵一千。”這都是重鎮的常備軍力,而他們周邊的軍戶。蒙古人,朝鮮人,女真人,一旦打仗翻身上馬,也能一戰。
石亨又在沈陽城中,查驗了一番軍備,便接著出發,到遼寧重鎮。
在副總兵的陪同下,查看了軍備兵士器械。
心中有數后,石亨便原路返回,奔赴了廣寧。
而在廣寧的孫祥,也開始推進了案件的調查,矛頭越發的指向董山。
在月初的時候,董山曾經到了巡撫衙門述職,并與李賢商討了一番上書朝貢之事情,最后不歡而散。
當時有很多女真部落的首領來此。
為何將矛頭指向董山,是因為在月中的時候,曾有暗堡人員發現了董山部的行動的痕跡。
證明他們并未跟其他部落的人一起,早早離開,而是在廣寧附近徘徊了一段時間。
李純明知道是誰,卻不敢盡數上報的原因也是因為朝貢互市乃是國策,不能輕易更改,也知道董山部勢力已成,若是與之爭斗定是要大動干戈,他是個文官,他不喜戰事,想著就是在自己任期內遼東不要在發生大事,讓自己安全著陸即可。
按照于謙內閣的處理方法,李純就安全闖關了。
可太上皇回來了。
于謙將此事拋了出來,吸引朝臣的注意力,當然也吸引了小皇帝的注意力。
這樣一來,李純闖關沒有成功。
可以說,李純被羈押,遼東之事被暴漏而出,都是朱祁鎮南逃的功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