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微臣徐有貞……-《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3/3)页

    總歸原因,于謙,李賢,這兩位內閣輔臣,朱壽,陳瀛,五軍都督府的都督也沒有說話。

    自然而然輪不上他們了。

    等到這幾人說的不對他們的脾氣,自己這一行人再開噴。

    于謙剛想開口的時候,卻被李賢用手腕輕輕擋了一下,而后出列奏對道:“陛下,李純不思皇恩,犯下大罪,應交由三司會審,重刑加身,但遼東之事,乃兵家大事,國之大事,微臣以為,不宜貿然行動,此時,武陽候石亨接任遼東總兵官,都察院副都御史孫祥接任遼東巡撫,等他們二人徹底掌握遼東軍備后,在對宵小施以天威。”

    李賢的話模棱兩可,說打,又不準確,說不打,又透露著要打的意味,將所有的一切都推到了在遼東的孫祥與石亨兩人身上。

    遼東奏報三日才能入京,并且要想敲定戰事,一封奏報也不行,朝堂要徹底熟悉前方之情況,不說盡數了解,也要對大局有一個模糊的輪廓,如若不然,需要朝廷出兵,都不知道大軍往哪里發,朝哪里打。

    而李賢擋住于謙說話,也是為了避免于謙將話說滿,讓徐有貞抓到了把柄,有的放矢。

    于謙心知肚明,當下也選擇了暫且先不言語。

    朱見深聽完李賢的話后,當然知道李賢這話說的漂亮,但跟沒說沒什么兩樣,不由暗罵一聲:“老狐貍心眼真多。”

    但他不知道自己在李賢的心中也是一只小狐貍。

    這就是君臣的肺腑之言,不可言表……

    “李輔臣此言甚有道理,兵家大事確實需要多番斟酌,既然摻和兵家之事,成國公,泰寧侯,你們二人也講一講吧。”

    你們兩個不主動說話,怕說錯話,那我就點名讓你們說。

    朱壽列班而出。

    “陛下,微臣以為李輔臣所言有些道理,應讓孫祥,石亨二人整肅軍備之后,完成乾清宮御奏之安排,一應事務,盡數完成,才能揮軍北上,不過蠻夷不知禮數,確實應該狠狠嚴懲一番。”

    這里是朝堂,朱壽可不能說,一切都聽陛下圣斷。

    陛下還年幼,聽陛下圣斷,不要被那幫御史罵死。

    但又不敢否決,讓陛下以為自己有怯戰之意。

    朱壽說完之后,陳瀛也出班說道:“陛下,現在正是寒冬之際,遼東苦寒,實在不宜在這個時候行軍,而京營三軍若在此時遠赴關外,也施展不開,就前軍務應交給石亨,孫祥兩人全權負責……”

    陳瀛換了一個角度來奏陳此事。

    二人說完之后,就這樣低著頭等著。

    他們可真怕朱見深接著再說一遍他們祖宗的榮光,這可是在朝堂之上……

    朱見深當然不會如此不給勛貴面子,他只是再回想著,在原先歷史上成化三年的第一次成化犁庭,好像也是十月進軍,十二月就大獲全勝,斬殺六百余人建州女真,抓獲數千人,被扔到大西北勞役。

    但那是歷史上的成化犁庭。

    看來一個人的力量,思維確實有限。

    他確實沒有想到陳瀛所說的這點,有的時候,寒冬比敵人還難對付,詳細結果請看小胡子的下場……

    打還是要打,怎么打,如何打,還是要多聽取專業人士的分析,不能自己獨斷專行、硬逼著大軍現在開拔出動,弄巧成拙,再搞一個土木堡出來,那自己跟老爹還有什么兩樣……

    正當朱見深沉思的時候。

    一個聲音突兀的出現了。

    “微臣徐有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