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垂棘之璧-《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1/3)页

    聽完朱見深的話后,徐有貞眉頭一挑,心中已經明白個七七八八了。

    陛下雖幼,但與朝堂上的大部分官員不同,他并不圖什么虛名,較為務實,他是想要好處。

    這個好處就是朝鮮邊境線周邊的所有女真人。

    徐有貞當下便已經確定了自己這一行的重點目標。

    于謙出列道:“陛下,朝鮮世代朝貢,對大明恭敬之極,從不敢越雷池半步,此時正統有難,我大明斷然不能坐視不理,不然,其他番國該作何想。”

    于謙還是很堅定,朝鮮國王現在是十五歲,三年前繼承王位,而后立即得到的大明的敕封,他在位這么多年,其主要權柄都是交給了首陽大君,安平大君,金宗瑞,皇浦仁等重臣勛貴,其本身并未做出什么天怒人怨之事,也并無對大明有絲毫不敬。

    若是不知道,倒也罷了。

    可現在大明竟然已經知道了,那就斷然不能坐視不理。

    朱見深看了一眼于謙,而后又看向徐有貞:“徐都御史,你到了朝鮮后,應多番了解情況,而后再做定奪,于太保所說的話,也頗為有理,大明需扶持正統。”

    “是,陛下。”

    不過徐有貞心中卻想著,陛下側重于太保所說,是不是在提醒著我,不要當一回事。

    ………………

    徐有貞自告奮勇的要去朝鮮,陛下也已經同意。

    一日后,與于謙等人商議后,朱見深下旨,擢升徐有貞為左都御史,加封禮部左侍郎,讓楊善又是一陣無奈,自己剛剛請辭,位置都被對手徐有貞給占了。

    在徐有貞臨行之前,朱見深又再一次的召見了徐有貞。

    所談之話,也只有徐有貞與朱見深知道,而于謙較為好奇,借故詢問張保,卻將張保嚇了一跳,只說那日陛下只與徐有貞聊了一些經典,并未商量朝鮮之事。

    而張保回去之后,立即將于謙詢問的事情告訴了朱見深。

    朱見深只是苦笑著搖了搖頭,看來于謙還是有些不相信自己會讓徐有貞中規中矩的去辦事啊。

    自從二人在乾清宮說了這么多話后,于謙確實發生了一絲改變。

    就是不愿意將朱見深當一個少不更事的孩童了。

    陛下是真的聰穎,有想法。

    而朱見深也給了于謙大動干戈的勇氣。

    祖宗之法,適合老祖宗,卻不一定適應后輩,若是一直遵循,循規蹈矩,貽害無窮啊。

    太祖皇帝是個天才,他為大明創立的諸多規章制度確實是非常先進,但這些制度都是符合太祖皇帝朱元璋的,他當皇帝的時候,這些制度中的缺點根本就沒有人敢暴漏出來,可換成一個能力稍有不足的帝王,制度中的缺點也隨之產生。

    在朱元璋的時候,你敢吃空餉,禍害軍戶嗎,只要證據,不,只要有風聲傳了出來,你就要死了,你敢貪污嗎,看看旁邊的人皮,你是不是就要考慮考慮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