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徐二龍打算把火鍋改為串串香。 讓徐春生和孫猴子趕緊去砍一些竹子,做成竹簽。 徐二龍打算等一下把這些食材全部串在竹簽上,做成串串。 這樣只需要拿著竹簽吃就行了,不需要考慮動筷子的問題。 徐春生和孫猴子看見徐二龍如此鄭重,趕緊開始砍竹子做竹簽子。 喬利夫幫著打下手,徐小玲就把那些食材一片一片的穿在竹簽上。 豆腐干、木耳、豆油皮、海帶、白菜、瘦肉、蘿卜、午餐肉……反正能穿在竹簽上的東西,小玲就忙著一個勁兒的穿。 包爾太太他們是坐出租車過來的,出租車穩穩當當地停在徐記家具廠的門口。 溫老五率先走下車來,然后很殷切的幫著包爾太太打開車門:“包爾太太,你請。” 這幫著主動開車門這些,都是他在飯店這段時間,看著門童服務員做慣了的事,溫老五現在有樣學樣,還學的挺有模有樣的。 只是當溫老五目光一轉,看見路邊居然立了一塊小石碑,石碑上寫著“徐家路口”幾個字時,還非常吃驚。 他這幾天沒在這兒,怎么這兒居然多了一塊石碑? 而且石碑上還寫的是“徐家路口”,這看上去就跟徐家有關系。 可這個村子里所有人幾乎都姓羅呀。 大概、可能、一定是自己好女婿的杰作。 溫老五暗戳戳的想:“自己這女婿還是能耐呀,家具廠叫徐記家具廠,這路口叫徐家路口。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有沒有機會立在這兒。” 想著這些有的沒有的,溫老五迎接包爾太太下車。 身后那一群圍著看熱鬧的小孩子起哄叫起來:“唉,洋鬼子洋鬼子。” 另外還有人大聲叫:“快來看洋鬼子啊!” 包爾太太聽著這些小孩子的喊叫,雖然她聽得不大明白,但也知道這些話有些不禮貌。 溫老五強作鎮定的解釋的:“其實這些孩子不懂事,我們一直跟他們說這些外國來的朋友都是我們的貴賓,這些小孩子就只記得洋人貴賓,就這么叫了洋貴子……” 他結結巴巴的解釋,越解釋越胡扯,可真難為他了。 徐二龍在院子里聽見動靜,立刻迎了出來。 這些小孩子的喊叫聲,他當然也聽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