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铁改进-《皇宋锦绣》


    第(2/3)页

    几个月的亲身经历,让他真正的认识到了古人的智慧,如果,他困在这个时代的话,如果他不后退一步,退出赵昕这个身份,他都不敢保证,自己能不能顺利的,活到成年,继承那个万众瞩目的王位。

    从后世的眼光来看,北宋有很多,他没有想到,甚至是说,比起他想象的更好的地方,可是更多的,北宋是一个都封建王朝,繁华的地方,非常的繁华,不繁华的地方,也相当的不繁华。

    如何把它们发展起来,这是一个关键,需要考究赵信的能力,不过赵信对于这一切非常有信心,一边发展,一边挣到足够的钱。

    在紧张准备之中,只有一部分人没有收拾行囊,他们还在准备,正在做着实验。

    在馒头包子无法大规模推广,肥皂还需要时间,才能够成为人们所认可的必需品的时候,铁器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苗家庄有一批铁匠,一部分是苗家庄附近的老铁匠,还有就是曾经属于禁军后勤力量,在了解了苗家庄的待遇之后,愿意跟随者苗家庄和赵信的。

    这部分也为数不少,毕竟,对于铁匠来说,按照苗家庄的标准,是要高于工坊,一些差一点的,每天都可以拿到150文以上,的好一点的,基本上是300文了。

    这不是小数目,一个月九贯,或许跟宰抚无法相比,韩琦这样的额,每月都是300贯以上,可是跟普通的官员,甚至是刚刚科举之后,被选为官员的进士来说,一点都不少。

    9贯可以干什么,2贯的收入,已经足够一家几口人,舒舒服服的过上一个月了,9贯,足以让很多人完成升级。

    赵信接下来的计划,更是如此,很多人在赵信的教导下,特别是一系列的指导,调整他们的生产方法。

    之前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知道哪一种生铁的大致含碳量,现在就是扩大他的规模,不同于刀剑,必须要保证外侧,是钢,保证足够的韧性,还有其中的硬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