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辽矛盾-《皇宋锦绣》


    第(2/3)页

    实际上,这是绝大部分人的眼光,或许就是这样的认识,让他们漏掉了在庆历四年爆发的战争,两个都有敌意,都是心腹大患,他们的战争,将会是北宋最好的机会。

    赵信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西夏邀请辽国,辽国没有成行,反而把战利品揽入怀中,元昊有些气愤了,他鼓动了羌人造反,并且趁乱,收罗了一大批的力量。

    韩琦因为情报和历史的局限,没有想到,辽西夏还会交恶,他毕竟是朝廷高官,赵信都点到了如此的程度了,他还有什么不了解,不就是辽国可能跟西夏开战么。

    这可是好机会啊,韩琦眼前一亮,可接下来,又有些犹豫的问道:“可是,他们就不顾全大局么?”

    赵信当然清楚,不是西夏和辽国短视,是因为他们的国家体系决定的,简单的跟韩琦讲了一下辽国和西夏的构成,在北宋的地图上面,辽国和西夏都非常庞大,按照赵信的这么一番解释,他们还真的就是不大。

    辽国的中枢区域,也就是原来由于十六州,还有上几个京畿的道,其他地方,就是大片大片的游牧民族,甚至后来取代辽国的金,还有取代金的蒙古,现在都属于是辽国下辖的游牧民族。

    他们名义上,属于辽国的土地,可是实际上,除了每年上交的少部分贡品,有些干脆就是不给,剩下的,任何管辖权都没有。

    相对于拥有了幽云十六州的辽国,西夏就更差了,也就是拥有了河套平原,才拥有这个底气立国,并且在立国初期,都是跟北宋在争抢之中,这才能够活下来。

    在标准的地图上面,西夏只是5州之地,很狭小的一部分的,可是他们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愿意崇拜和归顺强者,他们借助着力量,压制着一大批中间的民族,投奔到他们的麾下,元昊哪怕再怎么的大胆,敢于在辽兴宗的手中虎口夺食,为的就是这些人口和财富,只有自身强大了,才是真的。

    这可是跟西夏一样的羌族,他们总人口也非常众多,只要拿下了他们,元昊最少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军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