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技术活和商队-《皇宋锦绣》


    第(2/3)页

    在封建社会,近千年以来形成的小门小户,地方宗族的效应,除非是逼到绝地,否则的话,很少会离开家乡去往其他地方。

    不过,那是几个月之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真的当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少部分的调动军队,也是可以的,屯田也是军队增加补给的一个方法之一。

    稳步开展的工程,让韩琦满意,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立足于西北本身的发展之上,甚至单独灵州自身,已经可以支撑起整个的发展,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只要灵州能够支撑起500万石粮食的产量,再加上少部分养殖业,就足以支撑灵州这边,养活20万以上的军队,这样就可以把军费的支出,降低到非常低的程度,这种情况下,灵州也就稳定了,再也不是中央的负担,而会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支点。

    这个影响力巨大,如果说,再有点其他的帮助,就更好了,韩琦不知道,他的灵州计划,已经有了一个强有力的支点,赵信已经开始进京,他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推动一条连接汴梁和灵州的铁路。

    虽然这一条铁路,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也超过了定海军的发展速度,定海军刚刚建成了一条37公里的铁路,还没有在300里进行尝试,就直接的飞到了2000里,跨度太大了,很有可能,遭遇失败的。

    可是赵信觉得,还是尝试一下好,不过是七八百万贯,这笔钱定海军还是拿的起,一条连接汴梁跟西北边陲的通道,这对于北宋的整体而言,都是有极大的好处的,趁着这个时间推出来,是不容易遭到拒绝的。

    河北为什么能够成为重要的依托不就是背靠着京杭大运河么的,大运河给河北提供了巨大的支撑,在发达的航运面前,很多东西,从京杭大运河,从汴梁运输到了河北前线,耗费的,可能只有一点点的运费,最关键的是效率。

    虽然大部分的船,每天行进,大概就是60-70里,可是在关键时刻,军情紧急的时候,可以通过的斗舰来快速的前进,尽可能多的快速的,把物资从后方,运送到前方去,

    铁路的效率,同样非常高,可是速度上面,可是比船快的多,斗舰最快的,也不过是每小时20里左右,那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并且接力才能够达到的,可是对于马拉火车而言,同样可以。

    一匹马可以长途奔行的数十上百公里,哪怕是拉车也一样,在铁路上面,不存在什么道路不平的问题,摩擦力小,效率又高,只要在长途运输的时候,弄清楚,要多长距离更换一次马匹,一切就可以解决了。

    一个京杭大运河连接的中国五大水系,让整个北宋,最核心,最精华的地方,连接成了一个整体,哪怕是在北方粮食产量,日益减少的现在,依然可以支撑汴梁百万人口的消耗,就是通过这个水道,把南方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运送到汴梁,否则的话,早就完蛋了。

    铁路跟水运相比,也有异曲同工的功效,甚至铁路的运输量更大,15吨一个车厢,哪怕现在只能够一个车厢一个车厢的运送,可是15吨的车厢,也是相当于300石,差不多就是三四百料的船只了,最关键的是速度,通过换马,可以保证三四十公里的速度,这就远远超过水运。

    这一切,赵信谁都没有说,韩琦当然不知道,他只能够立足于灵州,好在一切计划开展的不错,效率也挺高,只要按照这个发展下去,这个工程整体效果会非常不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