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日千里-《皇宋锦绣》


    第(3/3)页

    第四个车站,跟终点站应天府之间,距离并不远,而显然,在第四个车站没有过多的停留,因为没有换马,只是检查了一些列车,并且让马补充一下而已。

    本身半个时辰换马,都留有余量,一个时辰,应该是比较合适的,不过为了保证一匹马,一天能够3次,甚至是4次工作,这才选择了半个时辰。

    差不多在距离应天府五六里的地方,列车员再一次的进入到了车厢之中,他一边告知的官员们,整个旅程结束,应天府近在眼前。

    车厢的官员一片哗然,虽然,之前途经几个站点的时候,他们已经估摸到了,可能今天真的能够到应天府,可是这么说到就到了的,还真的是没想到。

    满打满算,也就是两个时辰多一点,从早晨到午后,这就到了应天府了,这可是平常好几天的路程。

    本就对铁路高看一筹的官员们,看铁路的想法,就分外的不同了。

    这时候,火车的速度,明显的慢下来了,而外面,也出现了大堆大堆的房子。

    应天府的车站,当然不可能设在应天府内,作为四京之一,也是非常强悍的城池,铁路会破坏城墙的完整性的。

    对于这个城墙,赵信是不置可否,未来几乎必然会淘汰,棱堡的战斗力,才是一流的,不同于军民两用的城墙,棱堡完全是军事化的用途,不存在内部影响的可能,同样的防御力超群。

    未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他们的作用将逐步的从军事作用,转为的民事的作用,以大城市为核心,影响周边,而不是起军事作用。

    军队将会驻守在城市之外,借助棱堡这样独特的防御,用最少量的军队,做到最大的事情,这才是正确的选择。现在,改造这个,就太早了点。

    火车停了下来,门也打开了,众多的官员,按照品级,在列车员的引导之下,陆续下车,跟汴梁的火车站,彻底的在汴梁城郊不一样,应天府这边,虽然在城外,可是距离城墙相对较近。

    这一点,叶清臣闹不明白,赵信也不过多的解释,这是根据位置决定的,汴梁是什么地方,是北宋的京城,未来,只要铁路能够大规模的铺开,基本上,关键性的铁路,都是联络京城的。

    几乎不用考虑,未来汴梁附近,最少是4条,甚至是8条铁路交汇的地方,火车站真的距离城墙太近了,很不方便,没有那么大的地盘,摆得下那么多的编组站。

    到是应天府不用这样,虽然它现在的地位非常的高,可是未来,有近在咫尺的汴梁这么一个交通枢纽在,四京之中,除了大名府稍稍远一点,也更加核心一点,可以作为次枢纽,应天府和河南府的地位都会削弱。

    应天府的火车站,只能够算是铁路线上面的重要节点,而不是枢纽。

    应天府作为四京之一,本身城市范围太小,因为靠近京杭大运河的节点,商业和运输活动非常的发达,故而,在城墙之外,也非常的繁华,除了城墙近处,不允许兴建房屋之外,沿着汴河和京杭大运河的两侧,大量的房舍,集中了庞大的人口。

    如果说,陈留只有少数来过的,或者是记忆力比较高的,知道这里的话,那么应天府,几乎每一个官员都来过,其中最少有相当的一部分,还有过在这里任职的经历,应天府根本不会认错。

    可是就算是踏足地下,看着高大的城墙,还有明显的标志性建筑,这些官员依然有一种在梦中的感觉,他们抵达了应天府,这可是300里开外的,这样一天下来,甚至比八百里加急还要快,而且快的多。

    一天12个时辰,就算是只能够开行10个时辰,那也就是一天1200里,再折扣点,这可是一日千里啊,千里名驹才能够达到的速度,他们一群人,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达到了的,这怎么让人相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