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心静守志-《白袍小武僧》
第(2/3)页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这就是答案,佛祖说:“铁匠不断的锻造铁器,将其中不好的渣滓去掉,炼成了铁器之后,自然就会非常的精致、非常的好。学道的人,如何能够会于至道呢?将自己心中的垢染去掉之后,行为自然也就清净啦。”
也就是说,什么是静心呢,就是去心之垢染,清净自身的……,行为!
“静心”其实应该颠倒过来翻译,译为“心静”,才勉强的更加准确一点儿。
而且心静其实是分开的,互为因果的两回事情,心垢不除,行为就自然清净不了,就像是锻铁之时,没有去掉渣滓一样。
所以,应该是“心静守志,可会至道”,才更加的准备一点儿。
但是,那个垢到底是什么,却还是没有说,这段描述也只是说了一个结果,行为在去了心垢之后,自然便会清净罢了。
那么,心垢到底是什么,暂且先放一下,把后面的那个守志,勉强的解释一下之后,再回头去看这一切起因——心垢灭尽,净无瑕秽。
或许呢,就自然而然的,能够有些感觉,知道这个心垢……,到底是什么了。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
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以上其实是不同时期的两个相关记录,但是,说的其实就是一回事——守志!
小和尚问佛祖:“老师啊,什么才是好的?什么又是最大嘞?”
佛祖回答道:“修行的时候,一直都守着真的,那么,这就是好的。自己的志向坚定,一心一意的在修行之道上不断前行,那么,这就是天下最大的——善!”
所以呢,不知道过了多久,佛祖便又说了这么一句话:“见闻广博,对修行之道也非常的感兴趣,是一定难以达到炼虚合道之境界的。反之,见闻也不怎么广博,看起来傻乎乎的人,只是一直都矢志不渝的,尊奉自己的修行之道前行,那么,其实此人就已经是达到了,炼虚合道的……,大善境界!”
因此,什么是守志呀,守着自己心中那份真正的善念,矢志不渝的,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一直尊奉着这种修行之道,这……,就是守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