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卷 《神亦·鼎冶》/第三十三章 古曲莱方-《神亦星编》


    第(2/3)页

    金御看到一位刚刚和叶蕻将军交谈过的人类朝他走了过来,而附近的其他人类都关注着这一幕,马上明白了这名正朝他走来的人类是一位重要人物,而且是来代表昆初人正式欢迎十氏到访的。于是,金御远远地朝赵征议长深深地鞠躬。这一幕倒着实令赵征议长,还有附近的人类,包括航站楼里的市民代表们都感到意外。赵征议长甚至都不自觉地停了一步。不过,很快,赵征议长就以稍快一点的步速朝金御走了过去。

    看到赵征议长的这一细微反应,围观的人类都十分欣慰。诚然,这就是人类的大度和真挚。因为金御的这一主动礼节,赵征议长和围观的人类已经心悦意怀,投桃报李,怀着礼尚往来之心初步接纳了金御,接纳了这些尚未熟知的访客们。

    走到金御跟前后,赵征议长朝金御伸出了右手,说道:“金御,老相识,欢迎你!我是方莱城议长赵征。我代表方莱市民欢迎你到访昆初!不介意按照人类的礼节和我握个手吧。”

    金御高兴地说道:“当然,当然。理应入乡随俗。”

    说着,金御就伸出了自己的手。可是,一张开手掌,金御和赵征都尴尬了。金蚩的手掌和人类的手掌可不在一个尺幅上。好在,熊宇真注意到了这种尴尬,远远地伸出自己的一根右手指,朝金御示意。金御正在尴尬地张望,刚好看到了熊宇真的暗示,迅速地理解到了其中的意思。只见金御朝赵征伸出了自己的右手中指。赵征也明白了金御的意思,微笑着握住了金御的手指。原本,赵征议长还打算礼貌地抖一抖,但是看了看金御的体量,放弃了这个想法。

    金御说道:“赵征议长,虽然你的身形要比金御小许多,但你的精神绝不比金御的精神矮小。金御甚至在你身上看到了更加伟岸的人类精神。赵征议长,金御真心地赞美你,并且感谢你的欢迎!”

    赵征议长松开了金御的手指,对金御身后的十氏首领们说道:“我也代表方莱市民欢迎你们这些十氏首领们到访昆初!”

    听了赵征议长的话,十氏首领们纷纷向赵征议长做礼。赵征议长自然也微微欠身,还了一个礼。

    随后,赵征议长又向央火、宫晴、褚羽他们三位表达了欢迎,还向介沐清、熊宇真、楚荇、叶茗茗、李紫姝他们那些随军远征的人类英雄们表示了祝贺和欢迎。

    今天是一个英雄荣归的好日子。赵征议长的政务欢迎仪式结束之后,就是方莱市民代表们的民俗欢迎仪式了。因为十氏首领们身形高大,不适合在蘑菇大厅里举行民俗欢迎仪式,所以原港港务局开启了航站楼的特别通道,让市民代表们到起降坪的特别区域举行民俗欢迎仪式。

    赵征议长向市民代表们简单地解释了十氏首领们的新身份。市民代表们也感受到了十氏首领们的可善可亲。再加上之前大家收到了消息,都对十氏造访昆初期待不已,做了很多准备。所以,这场民俗欢迎仪式着实隆重而且热烈。到处都是方莱城的艺术家、吟游诗人、浪歌者以及民俗传承人在给大家表演节目。

    姬饮舰长也跟着大家加入了民俗欢迎仪式。在民俗仪式上,姬饮舰长终于和叶蕻将军、景绳将军、介沐清以及熊宇真他们一行见面了。一番寒暄之后,姬饮舰长提出要给大家吹一曲。大家自然是欣然有请。介沐清和熊宇真更是叫来了央火他们四个一起倾听。看到姬饮拿出了一直长箫,叶蕻将军倒真有点意外。叶蕻将军也算得上熟知姬饮舰长了,但却还不知道姬饮舰长擅长吹奏长箫。姬饮舰长微微一笑,很快就有曼妙的音声传出,一时成为了热闹场一角的胜律。只是,央火、宫晴、褚羽却愈发感到诧异。原来,姬饮舰长所吹奏的正是央火他们三位熟知的古楚曲——《橘阳》。

    待到姬饮舰长吹罢,央火、宫晴、褚羽三位率先鼓掌。大家也跟随着鼓掌。姬饮舰长向大家鞠躬致谢。

    景绳将军说道:“姬饮舰长吹得真好。我真是羡慕你的才华啊。”

    叶蕻将军说道:“我居然还是现在才知道,姬饮还擅长音乐。看来我是真的老了,跟不上潮流了。”

    宫晴说道:“姬饮舰长,你吹奏的是古楚曲,名叫《橘阳》。”

    姬饮诧异道:“《橘阳》?这是一首古楚曲不假。可是,教我这首曲子的那位隐士说,这首曲子名叫《莱方》。据说,这首曲子是方莱城的定名之曲,只在隐士们之间传教,几乎已成绝响。今天,我也是太高兴了,为这么多的英雄荣归昆初而高兴,这才破例为英雄们吹一次的。”

    宫晴说道:“我也会这首曲子,是我母亲和兰阿姨教的。这首曲子原名叫做《橘阳》,讲述的是,古楚时期一位年轻的妻子送别丈夫出征时的不舍之情。这首曲子或许最早就是在古楚国的郢都附近被吹奏出来的,所以母亲提起过,它还有一个名字,叫《郢上》。”

    褚羽说道:“真没想到,绵延八百多年的古楚国已经浓缩成了古昆史之中的一个小小章节,可是这首《橘阳》居然还流传在昆初。”

    宫晴又说道:“我原以为,这首曲子即使仍在昆初流传,也应该是以《郢上》一名流传。没想到,它已经被叫成了《莱方》。”

    姬饮说道:“原来如此。唉,岁月迁流,变了的是大多数,不变的毕竟只是少数。不管是叫《橘阳》,还是叫《莱方》,我们都希望这首曲子还能够继续在昆初流传下去,不是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