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恩:“行啊” 青玄:带着陈恩下山 陈恩:一路上看看有没有什么乐子 下山途中,偶有仙籁如风,旁有石碑,上刻——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陈恩:“乐了”上前找找有没有署名 青玄:“这部琵琶行嘛 旁边有其他游客的乱涂乱画,刻着“那不是琵琶声,那是有人用刀子割肋骨的声音。”“那是琴声,不要乱说。”“是剑声。”“是合奏。”“是唢呐。”“唢呐?干汝娘亲”“声乐有三籁之说,人籁不过借以外物而成音,有所局限,地籁乃是六炁作弦,以大地为乐器,如泉水叮咚,如树叶摩挲,如雷霆震震,乃是万物混同,无我无他。此声乃地籁所不能全也,当为之音,常人不能闻之,仙人不可闻之。” 青玄:“一团乱麻” 青玄:“还是接着往下走吧” 青玄:带着陈恩接着走吧 陈恩:“蛮好玩的” 陈恩:继续下山 再往下走,有石碑上刻《上清大洞真经》,开篇便是——此经之作,乃自玄微十方,元始天王所运炁撰集也。西王母从元始天王受道,乃共刻北元天中,录那邪国灵镜人鸟之人,莱之岫,乃于虚室之中,聚九玄正一之炁,结而成书,字径一丈,于今存焉。元始天王,又以传上清八真中央黄老君,使教授下方,当为真人上升三辰者焉。中央黄老君隐禁此书,世无知者,故人间地上,永无此经,上清天真尤所宝秘。…… 青玄:“这怎么……” 青玄:“越来越多” 青玄:接着走吧 署名乃是观妙先生朱自英。此人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嗣掌教门,为茅山上清派第二十三代宗师。朱自英曾为真宗祈嗣,得生仁宗,由此颇得二帝尊宠。 陈恩:“人还不少啊” 青玄:“嗯” 陈恩:“这地方跟个景点一样” 青玄:“说得好啊” 青玄:接着往下走 山脚处,有石碑上剑刻《紫阳真人内传》的片段——天无谓之空,山无谓之洞,人无谓之房也。山腹中空虚,是为洞庭。人头中空虚,是为洞房。 青玄:这个仔细看看 其意思是为洞天能混同空间的距离,意之所及、形之所到,一切皆不在话下。 青玄:(可以灵感吗()) (可以) 骰娘:青玄道友推演灵感的结果是… 骰娘:*D100=46/80慎始如终,则无败事。(成功) 青玄发觉这是说洞天特性的一座石碑,只是为何有人在这里写这个? 青玄:“难不成这是一处洞天” 青玄:碰碰陈恩 山脚处,有石碑以斧凿痕迹——困,无尽渴眠之心,凡人妄以长眠换取长生;饿,永无饱食之欲,凡人妄以不食慕求不死。 青玄:这个也仔细看看 青玄:(灵感吗()) 此处石碑背后竟然还有凌乱的字迹潦草雕琢——人不当理所当然的接受呼吸等本能,而且当借助兵家武斗四大炼破坏颠覆掉这种本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构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最后将其超越,这方是与天斗其乐无穷! (过灵感) 骰娘:青玄道友推演灵感的结果是… 骰娘:*D100=24/8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困难成功) 青玄发现这石碑的凌乱字迹竟然是刻花了某些字后写下的,那石碑背后原本写的是《抱朴子》片段——朱砂为金,服之升仙者,上士也;茹芝导引,咽气长生者,中士也;餐食草木,千岁以还者,下士也。 青玄:“” 但是更加奇怪的是…… 其后被续接了一句话。 冰肌玉骨,团抱羽化,玄关胎息,还乎婴孩。可逆反先天,照见青鸟之血,复归西姥不死。不死之树,寿蔽天地;请药西姥,乌得如羿。 青玄:“你这一路心不在焉的” 青玄:“咳咳咳咳咳咳” 青玄:剧烈得咳嗽 青玄:“我靠” 陈恩:“多喝热水嗷” 青玄:“不是嗷” 青玄:“这上面写的” 青玄:“不死之树” 青玄:“不是我弄进化的那个吧” 青玄:死目 陈恩:“想多了,你整那个可是个邪神之树” 青玄:“希望不是嗷” 青玄:“希望不是” 青玄:“哈哈哈……” 青玄:接着往前走 山脚下,石碑上书——山岳及名山皆有洞室,此中洞室贯通诸山、通达上天,故曰【洞天】。——《道迹经》。洞天之间也是相互联通的.JPG 青玄:“洞天还能联通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