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武乙却再次不动,缓缓感受着这威压,浑身筋骨血肉,甚至都发出响声。 似乎就是这股天地威压,在给他进行一种另类的洗礼一样。 不过片刻,武乙笑了,谋划十余年,布局数载,终于功成了。 他挥手将五色社稷台召在手中,然后还给姬考。 “还真多亏了你这东西,让我冥冥之中感悟了一丝禹王残留之念,否则还真不一定能够功成啊。” 姬考接过五色社稷台,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本应该恭喜商帝武乙的,但是想着自己曾经在典藏室之中翻阅过的典籍,恭喜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父亲,你终究还是走出了这条路。” 帝子托脸色极差,就连刚刚太祝重伤,巫贤与灵山二巫先后战败之时,他都没有像现在这样。 很早之前,他就发现自己父亲,似乎就在走这条路。 但是因为担心说出去的后果,他并没有和任何人讲过此事。因此,对于和自己的父亲作对,站在巫祝一边,他几乎不担心自己的失败。 因为,自己父亲的作为,早晚会出事的。而且,一旦出事,可能会累及整个殷商。 “原来尊神竟然是蜀地的青衣之神,久仰大名了。 武乙只是淡淡瞥了自己儿子一眼,并没有过多看他,而是看向了不远处的青衣神。 青衣神轻笑一声:“商帝还真是好胆魄啊。” 武乙轻声一叹:“想要兵出四夷,重现禹王之时的诸夏盛世,没有禹王之力,如何能成。不是子瞿胆魄大,而是要成此事,不得不为也。” 他曾经研究过自青帝伏羲开始的所有人间王者,想要有莫大成就,都离不开自身实力。 禹王之前,为何人族能从蒙昧之中,一步一步走出,成为天下第一大族,奠定诸夏文明,就因为王者自身之能,可以承担一切。 禹王之后,为何诸夏文明却一步步衰败,以致九州不复,诸夷肆虐,就是因为王者自身无能,只能用他人而行事。 所谓因人而成事者,也必因人而败事,假他人之手,也必亡于他人之手。 青衣神没有继续答话,只是淡淡说道:“商帝可知,你这所作所为,不仅是你,便是殷商,都必有大祸降临。” 武乙哈哈一笑:“予也好,殷商也罢,若有大祸,必力承之。予之祸,不外乎自身之祸,殷商之祸,不外乎刀兵之祸。予早便将生死置之度外,任他过来,至于殷商,即便外方不犯,予也准备今日之后,就兵出四夷,复我诸夏。” “随便你了,希望你不久之后,不会后悔。” 青衣神忽然意兴阑珊,他感觉这位商帝,气魄是大气魄,但是却是一位狂人。人世间之外的事情,哪有他说得那么简单。 他甚至怀疑,这位商帝,已经命不久矣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