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陈愈好莱坞主打的系列电影,诞生!-《全职影帝》


    第(2/3)页

    “买断欧美的发行权,要么是看好这部影片,觉得可以大赚;但chan的新片,都是亚洲的制作方,在欧美应该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力……”

    “或者说,克鲁斯觉得这部新片会大火,能大赚,跟《十面埋伏》一样?”

    玛哈·达希尔在那自我分析着,其实合作过这么多艺人,玛哈·达希尔相当的资深。

    有一个可能性她一直没敢想。

    北美之间,好莱坞竞争同一个角色,这是司空见惯的场景。

    有时候,他们甚至会买通其他人。

    就是比如两个人同时竞争这个角色,另外一个知名艺人,会出钱让这家伙自动退出;这在华夏是没法想象的,但美国就有可能。

    其实这跟他们根深蒂固的一套理论有关。

    竞争对手,可以收买。

    就跟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八大影业的迪士尼一样,他们有时候收购竞争对手,不是为了壮大这个收购的产品,而是因为……它想直接扼杀对手。

    这其实很好理解,比如华夏的天府可乐,被百事可乐收购一样。

    它收购压根不是看好对方的发展前景,而是在华夏市场,这对手有点难缠,影响到自己的市场占有率;那怎么办呢,通过砸钱,把这个品牌收购了,那就万事大吉。

    迪士尼,也是这么做的。

    而汤姆·克鲁斯的做法,其实也一样。

    陈愈的电影有可能会火,那就直接买下来,让他火不了;或者说,压根不上映。

    甚至,他还想改编这部电影,买下他的好莱坞改编版权。

    无非,就是砸几千万美金的事情。

    这点钱,对于阿汤哥来说,也不算什么;但是阿汤哥来演这部电影,他觉得自己的票房,肯定要比陈愈高上不少。

    这是一个好莱坞顶级巨星的自信。

    当然,是不是这样,玛哈·达希尔不得而知;有可能,对方是真的看好这部电影,想要截胡赚钱,这也是市场上经常有的操作。

    之所以不直接找陈愈,可能也是为了不惊动对方,怕被陈愈看出来阿汤哥很想买,这就会坐地起价。

    玛哈·达希尔想到了很多种的可能,却是开始调查起了陈愈新片的情况。

    此时的陈愈,当然还不知道这事情。他洗完澡躺在床上浏览新闻时,脑海中一直在想着汤姆·克鲁斯看电影时的反应;理智告诉他,他猜测的可能性,真的很大。

    这家伙是真怕自己威胁到他。

    所以,是肯定不会答应《碟中谍》授权的,这不是跟自己培养出一个厉害的对手么?

    给陈愈做嫁衣,汤姆·克鲁斯又不是大善人,他当然做不出这种事。

    陈愈一开始低估了这件事的复杂程度。

    除了《速激》因为闹掰了衍生出外传之外,好莱坞很多系列,压根是没有授权这种说法的;而《速激》外传,其实也跟陈愈和现在的汤姆·克鲁斯差不多。

    但凡陈愈再出名一些,角色吃重的话,汤姆·克鲁斯绝对是会跟他闹掰的。

    《碟中谍》,只能有他一个主角。

    《速激》的主角,也只能是范·迪塞尔,但半路出家的巨石·强森和杰森·斯坦森,却在这一个系列之中,隐隐有跟他分庭抗衡的趋势,双方自然就闹得不欢而散。

    有时候,在好莱坞,配角真的是只能做好配角的觉悟。

    咖位在这个地方,比想象中的更加撕逼。

    其实陈愈在《碟中谍3》之中,一直没怎么开大,一共就三段高光的戏份,开头和结局的两段打戏,外加马上要拍的飙车戏份,加起来,估计也就10-15分钟之间。

    到时候剪辑后,还不知道能剩下多少。

    汤姆·克鲁斯还拥有最终的剪辑权。

    “先把剧本写出来!”

    “但凡剪掉剧情,或者跟我不对付,直接把《碟中谍4》,改编成《谍影特工》!”

    陈愈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而且,反而师出有名。

    到时候《碟中谍4-8》,变成《谍影特工1-5》,主角换成他;借助《碟中谍3》的热度,一开始未必没有票房,再加上口碑,哪怕超不过前世的《碟中谍4》,那也一定可以在年度票房榜上,占据一席之位。

    毕竟,《碟中谍4》的质量是真不错,非常合格的爆米电影,老美肯定喜欢。

    “导演,就选《碟4》的导演布拉德·伯德!”

    这是个动画导演,在拍《碟中谍4》之前,执导的都是动画片,去年的一部《超人总动员》,让他在好莱坞崭露头角。

    caa找他拍戏,目前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陈愈出剧本,自己拉投资,让caa物色演员、好莱坞剧组,再安排个几个亚洲角色,理查德绝对愿意干。

    白赚的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