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何去何从-《大明杀神》


    第(2/3)页

    明军竟然因为一件小事,就责罚了两名明军士兵,为的就是保护蒙人的权益不受损伤,这一幕被蒙人所看到,天性纯朴的蒙人顿时就被感动了,然后到了晚上的时候,那些躲藏起来的蒙人少女们都纷纷露了面,吃上了香喷喷的烤全羊时,同样也献出她们那美妙的舞蹈。

    大家围在一起吃着、喝着、唱着、跳着,很快感情是迅速得升温。

    中午到晚上两次的聚餐,也快速融合了大家的感情,不仅部落中的八千蒙人儿郎都加入到了祖大寿的麾下,表示愿意为明军卖命。在第二天一早的时候,部落中不少的大叔和大婶还主动给要向四面八方出动的明军当起了向导。

    朱常武的意思很简单,即是已经灭掉了前旗,接下来自然而然就是加快征兵的步伐,以巴林为中心,向四周进行覆盖,争取让更多的蒙人加入到他们之中,去解放更多蒙人底层百姓的同时,也迅速来壮大着自己的实力。

    如果单单只是打仗的话,朱常武用不了那么多兵。

    有着龙兵打头阵,接下来他只需要更多的士兵来打扫战场就可以了。但若是想要守住更多被攻下的重地和城池,那没有足够的兵力如何做到?

    大明想要开疆拓土,朱常武自信可以做到。但怎么样守住这些成果同样重要。

    有句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就避免不了需要更多的士兵。蒙人就是最好的苗子。

    相比于其它民族,蒙人天性纯朴善良,且因为地理位置相近的原因,大家更容易沟通,也有着太多的共同习惯。

    如果一定要用他人相助的话,朱常武选用蒙人,他会更加的放心。

    如此,一声令下,十几万的明军便以巴林为中心,向四周涌去。有了这些当地人的相助,所谓的扩军之举只会更加的容易与迅速。

    在以巴林为中心,也就是后世的内蒙赤峰境内,四处都可以看到明军的身影,往往在他们的身后,还可以看到不少的蒙人小部落正举家而迁。

    他们之中,年轻的后生加入到了明军,甚至还是自带战马,只需要给他们一把更为锋利的马刀,他们就可以成为了一个成熟的、作战勇敢的战士。

    吸收了年轻的人同时,他们的家人明军也没有放弃,而是将他们举家南迁。接下来会有明人来到这里,还有大明的地方官员,他们会进行重新的土地分配,会让每一名蒙人都拥有自己的合法土地或是牧场,以保证他们以后的生活所需。

    而一旦被登记造册,以后这些蒙人就将成为大明之人,这对于大明的人口增长也将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与明人进行通婚,然后彻底地被融合化。

    这是最为简单,也是直接有效的吞并方式。而就是这种模式,却也不是满清愿意给蒙人的,他们更愿意把他们当成仆从军,更愿意从他们身上压榨着更多的价值,而不是真的给他们自由和充满着希望的新生活。

    这就是朱常武与多尔衮之间的最大不同。

    后者是利用完人后吃干抹净。

    前者会想办法把利益最大化,达到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之境。

    两种选择,蒙人何去何从就很容易的做出决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