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晏驾归去-《靖难攻略》


    第(2/3)页

    这一年,大明的人口为六千零五十四万,超过了元代最高的人口数字。

    这一年,全国的田赋收入仅米麦一项即多达三千二百余石,算上二千二百余万石的军屯籽粮,合计比元朝岁入一千二百万余石增加了四倍有余。

    这些数字对于后来人来说,只是彰显王朝强大的一项,但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些数字的代价却是他三十一年如一日,不间断地紧张工作,持续消耗健康所换来的。

    现在,他只需要做好最后一件事,便可以好好休息了。

    想到这里,他的目光露出了轻松,并当着群臣的面,对朱允炆交代起来:“如今天下安泰,你要勤恳务政,方能保全我们家的天下。”

    “西南之事有魏国公、西平侯,西北之事有宋晟,北边之事有伱四叔,关外有高煦……”

    “这天下的一切,我已经为你打好了底子,你照旧制继续便可。”

    “若是你心中有抱负欲要施展,兵戎可多听你四叔及曹国公的话,政务可听郁新与齐泰的话。”

    “为人君父,要能容得下谏言,怀抱大胸襟,勿要专断独行。”

    朱元璋说完,朱允炆早已泣不成声,哽咽着点头:“孙儿谨记。”

    见他如此,朱元璋又看向了跪在拔步床前的李景隆三人,他伸出手向李景隆而去,李景隆连忙跪着上前来握住他的手。

    “九江,舅爷要去见你父亲了,你很好…没辜负你父亲的期望。”

    “陛下……”李景隆鼻头一酸,低头垂泪。

    朱元璋看着他,又缓缓看向了郁新与齐泰:“齐泰,你为朕拟遗诏……”

    “是!”齐泰低着头应下,旁边的司礼监太监也将早早准备的圣旨与笔墨放到了齐泰面前。

    齐泰跪在地上,静静等待朱元璋开口。

    望着眼前的一幕,朱元璋转过头去,看向了拔步床的床顶:“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

    “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

    “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

    “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

    “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

    “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

    “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

    “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百余字的遗诏中,朱元璋交代了几件事。

    第一件事是总结了自己登基这三十一年来的心路历程,并给皇太孙朱允炆背书站台。

    第二件事,便是对自己的丧葬提出了要求,不仅要求简葬,还让臣民们稍微哭个三天,意思一下就得了,也不要妨碍臣民们的婚丧嫁娶。”

    第三件事,便是让各地藩王不必兴师动众,大老远跑来京城参加祭奠。

    只是百余字,他便将遗诏给交代了清楚,从头到尾都在想着别给宗室及臣民添太多的麻烦。

    当他说完这一切,他似乎觉得整个身体都有了力气,居然缓缓支撑着自己坐了起来。

    这一幕为众人所见,纷纷低头垂泪。

    他坐了起来,将手从李景隆手中抽出,目光诧异的看着养心殿内的那户窗子。

    “允炆,我看见你爹他们了……”

    阳光下,朱元璋似乎看到了自己那个敦厚仁长的朱标,众人纷纷往他目光处看去,却并未看到任何东西。

    待他们回过头来,朱元璋却已经再度躺了下去,嘴角还挂着一抹笑意。

    “陛下(爷爷)!!”

    在众人的哭嚎声中,朱元璋似乎觉得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许多,思绪混沌了片刻。

    等他再度清晰,他似乎感觉自己来到了幼时的钟离东乡。

    四周的事物很清晰,这让他知道了自己或许是在追溯自己的一生。

    在他幼时,父母曾带他曾经多次搬迁,可论其根本,他的家乡始终在钟离县的东乡。

    眼下,他距离东乡百余步,目光之中看到了许多熟悉的乡亲们。

    他们没有死于元廷的横征暴敛,没有死在元兵与红巾军的刀下,他们一个个的都活灵活现,自己仿佛回到了六十多年前的某一天。

    这一刻,他着急了,他想到了自己家,想到了记忆中的父母哥哥与姐姐。

    他向着东乡走去,可随着他的靠近,东乡渐渐变得破败。

    四周的场景,让他回忆起了当年的旱灾与蝗灾、瘟疫。

    他曾经所熟悉的乡亲们一一倒下,容不得他悲伤,便见到了两道背拽板车的熟悉身影。

    那两道身影头上绑着一张脏兮兮的粗布,身形骨瘦如柴。

    板车上,三具连白布都没的尸体安静躺着。

    见到那三具尸体的时候,朱元璋停住了脚步。

    是啊,那两道身影,不正是他与二哥吗?

    板车之上的那三人,不正是自己的父母与大哥吗?

    一时间,朱元璋愣住了,即便他没有往前追赶,但面前的画面却不断在前进。

    他看着自己与二哥拉拽着板车,挨家挨户的给人磕头,请求借给他们一块坟地来安葬父母大哥。

    他与二哥遭受了无数白眼,挨了许多谩骂与石头,却未曾换到一块坟地。

    拖着遍体鳞伤的身体,他们坐在了村口,不知道要怎么过下去。

    似乎是瞧他们可怜,于心不忍之下,邻居刘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

    得了坟地的兄弟二人十分高兴,仿佛忘记了前面的谩骂与屈辱,将身上残破的衣服脱下,将父母与大哥的脚和头包裹好,不让肌肤露在外面。

    “俺们爹娘也算有了棺材了……”

    听着二哥朱重六所说出的话,朱元璋鼻头一酸,便见兄弟二人将父母大哥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

    为了活命,他们被迫分开,各自逃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