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章 太子的教育-《大明:我是万历他爹》


    第(2/3)页

    动不动就人身攻击。

    朱载坖在心里给他起了个外号,吹风机!

    因为他到哪都咆哮着!

    “朕觉得咱大明皇子的教育有大问题!”,朱载坖直接绕开话题,“你们二位都做个朕的侍讲,心里是否也是这么想的?”

    “说实话,臣早就想说这个问题了!”,高拱又无缝切换了思绪,“就说当年在裕王府给您讲课吧,那玩意儿臣都觉得很枯燥啊!”

    这东西在明朝叫经筵日讲,主要是针对皇帝和太子的,经筵每月有三次,分别是初二、十二、二十二。

    可是这项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遵行,只有明太祖、明宣宗经常举行,其余皇帝很少举行,有些甚至一次也没举行过。还有就是日讲,顾名思义,日讲应该每天都讲读,这是对皇帝、储君最重要的教育方式。

    而且这玩意儿的教材就是基本儒家经典,天天读来读去那当然枯燥了!

    而且明朝皇子们读书比较晚,常常十岁左右才出阁读书,接受教育。

    皇子们的教育体系一成不变,就是儒家学说和程朱理学之外,没有什么了。

    “陛下说的是!”,张居正也开口,“俗话说学以致用,但若学不能致用,那学又有何用呢?”

    “但是这些话也就我们君臣关起门来说而已,放到外面…”

    “有什么不能说的?”,朱载坖皱起眉头,“孔夫子和朱子的书,用来立身尚可,用来治国,那是祸国殃民!”

    “那些御史言官们不是天天说朕有违祖制吗?那你们看看洪武朝,太祖皇帝的那二十多个儿子!”

    “虽说有那么几个品性不足,但哪一个不是能文能武?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的男人?”

    “哪一个不是狼一样的性子?”

    “再看看现在,包括朕当年受的是什么教育?朕甚至连拉弓射箭都是去年征朵颜卫的时候才学的!”

    “所以要改!大明的皇子,无论是储君,还是其他皇子,都应该有学问在身,不能成为废物!”

    “那是在给太祖皇帝丢脸!”

    其实这种情况是因为明朝的嫡长子继承制所导致的。

    为了保证嫡长子的绝对优势,储君接受的教育和其他皇子接受的教育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但你看看,就是储君的教育都有那么多问题,那其他皇子能好到哪里去?

    崇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藩王出身,十七岁继位,可能登基的时候他还没读几年书呢!

    你再这么一想,是不是他的那些匪夷所思的操作就很合理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