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三节 政治漩涡-《明末有钱人》
第(2/3)页
山东巡抚孙元化同姬庆文交好,又是个醉心于枪械制造的技术狂人,同姬庆文颇有一些共同语言。特别是孙元化当年曾经协助袁崇焕守过锦州城,同这位当年不可一世的蓟辽督师也是极有渊源,正好可以让姬庆文打探一下朝廷的情况。
孙元化到底是个外放的官员,朝廷内部的情况知道得比姬庆文多不了多少,然而在官场中厮混了十几年练就的敏锐的政治嗅觉,却告诉孙元化:袁崇焕是个刺头,也是个烫手的山芋,他的事情已然闹得通天彻地,是绝对不能轻易牵连进去的。
于是孙元化建议道:“姬大人,袁督师同大人同拜在孙承宗老督师门下,有这同门之谊,该保奏的时候保奏一下也是应该的。可这件事情应该是皇上亲自在拿主意,恐怕不是那么好掺和的。姬大人,出头可以,但不能强出头,民间不也有句话叫枪打出头鸟不是?”
孙元化这几句话虽然有些犯怂,却是真真切切地站在姬庆文这边说话,替他考虑问题,这已经是很让姬庆文感动的了。
于是姬庆文拱手谢道:“孙大人的话,我记下了。袁崇焕……保我还是多少要保一保的。不过在此之前,我总是要征求一下孙承宗老师的意见的,到时候再走一步看一步好了。”
孙元化点头道:“老督师老成谋国,听他的话准没错。不过有句不吉利的话,在下斗胆想要同姬大人说上一说,不知大人愿不愿意听呢?”
“但说无妨。”姬庆文道。
孙元化长舒了口气,道:“当年张江陵老相公(张居正)坏事之后,别人评论他,说他是‘长于谋国、短于谋身’,最后才落了个没下场。姬大人理财、养兵、打仗都是好样的,可锋芒也不能太过,还是应当懂得韬光养晦为好啊。”
姬庆文听了这话,赶忙拱手道:“孙大人的话,在下记住了。”
可他心里却不以为然,心想:老子穿越到明末,可不是来装孙子的,更不是来当孙子的,老子现在手里虽然也攒了不少硬货,可成色、数量却还都有些不够格,等老子那天攒够了本钱,一定搞他个翻天覆地,搞不好皇帝老子都得看自己的脸色办事!
不过这话,姬庆文也只能埋在自己心里,是不可能大庭广众说出来的。
结束了袁崇焕这个棘手的话题之后,孙元化便请姬庆文去他主持的兵工厂里看参观了一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