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器与道-《反转修真时代》
第(2/3)页
不动如山,难知如阴。”
气主于一,实分为二,即呼吸,呼吸即阴阳,阴阳即清浊。
人在出手打敌时,有发出必有收回,发则为动,收回停止为静。
凡捶必用力,必以气促使拳乃发出,然气有呼出必有吸,一呼一吸,而阴阳清浊上下升降,随之生出,若加细分析,阳气中分阴阳,阴气中也分阴阳。
然阴生于阳,阳生于阴,比如呼之后必吸,吸之后必呼。,上升到极点必要下降,下降到极点必要上升,武术进步退步,出手回手,也是一阴一阳,所以武术不能脱离阴阳。不但武术脱离不开阴阳,凡所有事物也都脱离不了阴阳。
何谓清浊?升而上者为清,降而下者为浊。
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者为阳,浊者为阴。
阳以滋阴,阴以滋阳,统言为气,分言为阴阳。
气不能无阴阳,即人不能无动静,鼻不能无呼吸,口不能无出入,乃对待循环者,若能将清浊、升降、呼吸、出入,分别清晰,对于拳术即可心领神会,但呼吸升降,要出入自然,不可呆板固执。
而身之节无定处。三节者,上中下也。身则头为上节,身为中节,腿为下节。
头则天庭为上节,鼻为中节,海底为下节。中节则胸为上节,腹为中节,丹田为下节,下节则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肱则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手则指为梢节,掌为中节,掌根为根节。
自项至足,莫不各有三节。
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浑身是空,下节不明,动辄跌倾,即气有所发,全身贯通,上下左右相互策应,分言之,则头颈背腰臀肩肘腕胯膝手足爪,发气各有所在,合言之总归一气。
再说发、齿、舌,本不能攻敌,爪甲虽能进攻,不过抓捏而已。
此四者对于战斗似无意义,此仍只知用力,不知用气之田。
殊不知人当用力之际,必先发动内身之气,故有怒发冲冠,咬牙切齿,闭口藏舌而不言,或暗呜叱咤而发威,或摩拳擦掌而作式。
若自表面观看,实乃本人个自发威,若究其发之所以上冲,齿之所以切切,舌之所以叱咤,爪之所以摩擦,皆内身之气,有以促使之也。
五要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