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虎步-《反转修真时代》
第(2/3)页
此外又有身,肩,臂,手,指,股,舌,肛九事。
一身,前俯后仰其势不正,左侧右斜皆身之病,正而似邪邪而似正。
二肩,头欲上顶肩须下垂,左肩成拗右肩自随,身力到手肩之所为。
三臂,左臂前伸右臂在肋,似曲不曲似直不直,曲则不远直则少力。
四手,右手在脐左手齐心,后者劲塌前者力伸,两手皆覆用力宜均。
五指,五指各分,其形似钩虎口圆开,似刚似柔力须到指不可强求。
六股,左股在前右股后撑,似直不直似弓不弓,虽有支绌每见鸡形。
七足,左足直出歌(?)侧皆病,右足势斜前踵对胫,二尺距离足指扣定。
八舌,舌为肉稍卷则气降,目张发竖丹田愈壮,肌肉如铁肉坚腑脏。
九肛,提气肛门气贯四稍,两髋缭绕臀部肉交,低则气散故宜稍高,内中股足稍有不合观者察知可也。
凡事有动必有静,动者静之效,静者动之储也,舍动言静其失也枯,离静言动其失也枵,然静为动之源,而运动者必先致力于静。
如是则气内充,而力外硕也。以气行而不动姿势,实为入门初步,正本清源之道。
常乐先行无极势,所谓无极势即立正姿势,而内无动意,外无动形,此时三心扫,四相空,一气浑论,无所向意,顺天地之自然,茫若扁舟泛巨海,静若木鸡植中庭,是之谓无极。
然后由前势将浑论之气,略加收聚,此时心意已动,四稍已惊,不过内劲已具而外形未露,谓之太极。
质心意拳两仪势
由前势将身束下成了舒势,即站毛猴式也。此时全身阴阳已分,不过三体四相未判,谓之两仪势。
由前势向前出步,变成展势,此时三才已动,四相已现,故谓之三才四相势。
三才,即头手足,四相,即四肢。
还有裹,松,垂,缩四功,所谓裹者,两手往里裹劲,如两手朝上托物,必得往里裹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