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个画面最开始他就看到了,并没有太在意。 但很快,米德的脸色就有些变了。 第二个场景,宽大的瀑布之处,少年快速逆流而上,也是远景。 从瀑布中一跃而起的那一刻才给到了镜头缩放。 在这之后,白雪皑皑的山巅。 狂风呼啸的沙丘。 层峦叠嶂的雨林山脉。 他似是总能看到金发少年出现在画面中的山体、或奇观、或高大建筑的附近。 要知道,这些镜头出现一次两次或许还好。 但如果每次都存在,那必然隐喻着什么…… 毕竟,每一支预告片可都是游戏公司精心挑选出来的镜头画面展示。 要在短短几分钟内,将游戏内能够吸引玩家的点阐述清楚,从而让玩家产生购买欲望。 每一帧的镜头时间都弥足珍贵,达不到效果的会被剪掉,根本不会被放出来。 反复多次出现,意味着头号玩家想让玩家们清楚,这也是游戏内的一种特色。 那么,特色到底是什么? 紧盯着屏幕中,那个渺小的,悬挂在山体外侧的身影看了半天。 米德眼瞳忽然收缩了一番。 “等会!!我们是不是先入为主了?” 望着台下同事们迷茫的原神。 米德眼角微微跳动,旋即又道:“爬山也好,攀爬各大巨型的建筑也罢……这些举动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可以人为办到,所以我们在观看的时候没有出戏感……但” “但问题是,游戏里不需要爬山,爬山的整个过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大部分场景只是贴图,会设置让玩家无法与外景交互。” “哪怕是《艾尔登法环》那种极高的地图场景利用率,玩家们也只能走在正确的,被设计师引导出来的道路上,而不能直接挂在某个城堡的高处,不然引导路线就全混乱了。” “可目前反复多次出现的金色少年镜头,足以说明……头号玩家对这些建筑全部设计了可交互行为?” 米德此言一出,顿时整个会议室内所有人的目光都瞬间瞪大! 确实。 就好像现实生活中,人饿了要吃饭。 那么游戏里角色吃饭的时候,没有人会认为这种行为很怪异。 现实中人们可以利用一切道具进行攀登,所以游戏中角色攀登的行为也不怪异。 因为先入为主,所以一开始没人察觉不对。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 在游戏里允许与建筑进行高强度的交互……它本身就是一种很奇怪的设定? 是以前从来没出现过的设定? “我感觉……这游戏好像沉浸感有点强啊……”有员工咽了咽唾沫,谨慎发言道。 所谓游戏中的沉浸感,表达的方式有很多种。 但最直观的一种便是——认知协同。 当你在游戏里认为一件事是自然且浑若天成的时候,那此时它对玩家带来的沉浸感就是拉满的。 “我倒是觉得,沉浸感是次要,这个可与场景交互的设定是出于什么目的?”有高层左右看了看同事,发表意见。 “会不会是提高自由度?如果一座山拦在我的面前,我无法翻过去,那我只能按照既定的路线,沿着山路往上走……这时候设计师想卡玩家的脖子非常简单,只需要在山路上放置一些现阶段无法过去的强敌,就可以达到劝退的效果,来进行弱引导让玩家先去探索其他区域。” “可如果我能直接爬山,直接翻山越岭的话,那我的可选择路径就非常多了。我甚至搞不好会错过设计师在山体半路放置的一些劲敌,错过一些这里的装备。”有高层双手交叉,分析道。 “给玩家提供无数捷径的话……”虽然很不想这样说,但米德还是艰难的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安道:“这是不是能说明……” “头号玩家对《塞尔达》的地图设计,有十足的信心?” “刻设计师相信无论玩家怎么走,最终都不会错过一些重要的东西?” 整个会议室内没有人出声,也没有人反对米德的这种说法。 一股微妙的安静氛围在整个会议室内蔓延。 但这种气氛,却更加的令米德不安。 甚至额头也不知不觉渗出了一丝细汗。 别说游戏本体了。 这个预告片甚至都才播放了一半。 但里面涵盖的设计理念,好像就已经遥遥领先于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开放世界类型了…… 米德内心已经开始慌了。 家人们,这个《塞尔达》…… 有大问题啊! (本章完)